动态资讯
DYNAMIC INFORMATION
12个
中国第一把一体成型碳纤维悬臂椅

原创 TIAN HAIFENG  Designnel  1月20日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认知进步往往始于派系争议和最后的创伤性结局。中国原创设计的冰河期远远没有退去。创造之于习惯,需要破天荒的革命性冲击才能唤醒。设计所呈现的思维方式含有一个具有真正自由的世界,而这个金字塔尖的世界只属于少数人。现实是:少数人掌握真理,多数人负责舆论,群体意见领袖是规则制定者。

图片

英国策展人露西·莱德·理查森曾经写过一本《影响当代设计的100把椅子 》的书,精选了诞生于1930年至1970年的100把极具代表性的椅子,单纯地从第三者的角度,讲述了一把椅子诞生背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才思比拼、技术革命和专利大战。设计一把椅子难吗?不难。造一把好椅子难吗?“造一把好椅子比建摩天大楼还难”! 

图片

一把椅子就是一个微型的建筑,它有着多面的构筑性。在现代设计的历史进程里,椅子就像一个浓缩的胶囊博物馆,呈现了近现代设计与技术、材料、艺术的发展历程。1859年,Michael Thonet14号椅是工业革命之后设计转化为大批量生产的标识;B3椅是最早应用钢管材料的设计作品之一;1926年 建筑师Mart Stam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悬臂椅······每一把重要椅子的诞生都潜藏着技术、艺术、科技的多方面的发展信号。我们有理由相信,设计的一小步的确蕴含着人类发展的一大步。

每一种原创都带着巨大的轰响,其本质的革命性必然导致历史性改变,这是人类对未来认知驱动的天然结果。当我们呼喊出“中国原创设计”的大旗时,就已经证明我们的匮乏。很高兴2019年在属于我们的时代,见证了一件重要作品的“发生”,中国第一把一体成型碳纤维悬臂椅出生,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中国原创设计的一个空白。

设计师汪宸亦从大自然银杏叶中汲取灵感,从2016年-2019年设计了中国第一把一体成型碳纤维悬臂椅。2020年,她将这把悬臂椅原来的二元色,升级为具有更高艺术价值的通体蓝色版。什么是悬臂椅?区别于传统椅子4条腿的支撑结构,没有后腿的悬臂椅(Cantilever Chair),只有前椅腿作为唯一支撑,呈现举重若轻的悬浮效果,从而承受使用者的体重并保持平衡。

图片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把悬臂椅是荷兰建筑师马特·斯坦(Mart Stam)1926年设计,他将建筑中的立体方块空间概念和悬梁臂设计概念引入到椅子设计中,通过标准化型材中的十个连接件连接了十根煤气钢管 ,制作出了第一把悬臂椅。简洁、流畅并富于革命性。马特· 斯塔姆用煤气管道和接头处的小零件制作了这把实验性的悬臂椅。这种前卫的设计风格迅速被其他新锐设计师所继承,并对20世纪中期的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的艰难,在于其将看似不合逻辑的力学结构变为现实的存在。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

图片
荷兰建筑师马特·斯坦Mart Stam

图片
悬臂椅为其他设计师的进一步发展家具的“弹性”留下了空间,这正是之后包豪斯出师的设计师马歇·布鲁尔所说的“一个弹性的空中支架”。设计师汪宸亦在解决人体工程学的同时,首先需要解决悬臂后空的力学难题,同时保持其纤细轻盈的形态美感。这个设想要达成高度一致,需要设计得科学精准、材料的强有力支撑、以及中国现当代生产技术的支持,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图片
图片
设计师汪宸亦在这把椅子上,执着了一个点,那就是“好看着的存在”。她说:“美是如何通过现实技术以及设计实现的?银杏叶,细细的杆儿,大而美的叶子,无论风吹雨打都不会断。什么力量在支撑那个叶子?这里蕴含了怎样的力学问题?这个是我对这把椅子最大的执念。“但如何把这个执念转化为现实?

图片

图片
悬臂椅的最大特点是后面完全悬空没有支撑,这同时也是这把椅子最大的难点。直角的大悬臂,像建筑上的挑悬梁结构。而这个结构的实现同时也借鉴了自然界植物的生长结构。设计师汪宸亦坚持执着于这个纤细的腿,她想把自然界里叶子和梗交叉的这个最美的链接,保留和设计到这把椅子上,而没有像其他的一条腿椅子那样的后移支撑点。从某种程度上讲,构成了椅子上下两个大直角结构的并存,但增加了受力和结构的难度。

图片

形态与造型的成立是建立在科学的结构基础之上,只要结构稍有变化,形态就会随之改变。银杏叶悬臂椅单纯依靠腿和叶链接处的支撑存在极大的挑战。在这种弯度的时候,材料本身所面临的张力和拉力前所未有,要有足够的力才能承受。初用的是金属材料试验,但金属的韧性和硬度无法实现其张力和拉力的双重要求及保障,粗而笨拙的腿部与纤细如银杏叶梗的形态初衷又完全不符。

图片
图片
所以汪宸亦又回到最初的状态,去研究叶子和梗的关系,小小的梗是如何支撑一片很大的叶子,并且还有那么大的弹性。设计师发现银杏叶包括很多植物的叶子有很多经脉,连接叶与梗的经脉,这个天然的存在蕴藏着力的关系美学。

图片

椅子的细腿足够纤细,但为了减轻重量,设计师汪宸亦将其设计为中空结构。为了支撑力的科学合理,以致于看似简单的椅子腿事实上跟建筑的剖面一样复杂程度令人咋舌。它的内部结构,结合了三角形稳定性以及及拱形桥的力学原理。每个部位的结构差之毫厘,便有可能失之千里,变化多到有点变态。这完全是一种实验性的创造行为。

图片 
图片
经脉怎么找,根据碳纤维的特性。碳纤维一毫米厚的强度,远远大于普通材料,它比钢要强十倍。正好用经脉的凸起纹理完美地解决材料支撑所需要的厚度,兼具吻合了植物线条的美感,也解决了受力问题,这是一个结构的完美契合设计。既增加美感,又增加力度和强度,强化了支撑力。同时让腿部形态侧面看边缘薄而曼妙,又有变化,而不是一个简单粗笨的柱子

图片

这根椅子腿部的筋脉,在光影的影射下,是一个绝美的黄金分界。这个分界线有一个很强的力量美感,与概念车或工业设计里的力量美学异曲同工。它无形地增加了腿部不同层次的阶梯性形态美,这个层次的肌肉感就是力量美学的全部源泉。筋脉的线条性感调和了所有关于力量与形态之间的矛盾,它的存在优化了设计在其中的价值序列。所谓存在即合理。设计师让简单的线条发挥了其足够强的巨大能量。

图片
图片
和之前使用金属材料的形态相比,碳纤维银杏叶悬臂椅在椅子腿部的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的椅子腿比金属原来最细的地方还细。这个成果除了设计师汪宸亦自己的不断探索,也跟她咨询了很多建筑师、结构师、碳纤维材料结构师······有关。如何利用更好的材料和质感,恰当地表现想要的感觉,这其实是一个长期的社会性命题。

图片
研发试验过程的椅子

碳纤维的高强度潜力是在1963年由W.瓦特,LN菲利普斯和W.约翰逊在皇家航空研究院开发的过程中实现的,之后碳纤维因为其(的)高强度,高拉伸强度,低重量,耐腐蚀,耐高温和低热膨胀性,使其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军事和赛车等的设计应用中大受欢迎。但是,与类似的纤维相比高达20到30倍多的昂贵成本价格也让很多领域望而却步。这把一体成型碳纤维悬臂椅的两个直角,除了力学问题,还涉及一个材料难题。最能表现银杏叶轻盈优美的形态,从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实现都依赖于碳纤维这个现代特殊的材料。

图片
设计师汪宸亦

图片
设计师汪宸亦说:“并不是我非要用碳纤维,而是目前只有这种材料能满足我去实现设计的这个概念。它是这个阶段时代的产物。”情景像极了1959年,潘通设计出了潘通椅,却因受限于材料,7年后潘通椅才从草稿落地问世。当年也只生产了100把,根本无法量产。随着材料的发展,椅子才不断升级。

图片

“我自己的设计和这个作品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演变与生长的过程。初衷没变,理念没变,但是技术和设计在不断的演变。设计应该就是超前的。因为从那个材料到这个材料,你发现,它是不一样的。新的材料能解决设计上解决不了的难题。我没有设定材料。但碳纤维能解决这个受力问题。设计的超前跟材料的更新密不可分,它取决于材料的研发与进步。当工艺技术和材料能满足你的设计的时候,你的设计才可以从草稿变成现实。这是必要条件。”

图片

家具厂不懂碳纤维技术,目前我们国家碳纤维加工厂在汽车、航空、科技等领域也是在部件的生产上,民用的家具也很少,更少做一个完整的、曲面一体成型碳纤维的椅子,对于工厂和工人都需要时间,也极具高水准的考验和挑战。

这把一体成型的碳纤维悬臂椅更像是中国设计的先锋实验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创了家具生产的另一种可能性。它几乎全是手工加工,从这个角度而言,它是一件家具也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浓缩了这个时代中国生产技术的影子、材料的应用,设计概念以及手工的匠心温度。

图片

只能说这中国第一把一体成型碳纤维悬臂椅的出现,是这个时代和阶段的产物,她的出现是中国设计师原创独立性最大的成就之一。但她的出现却需要一个固执的人的坚持和催生,这种坚持看起来几近疯狂与执拗。

图片

图片
这把悬臂椅的力学结构设立和材料的应用真切地反映了中国现当代设计中出现的部分价值形态问题。除了形态,造型好看之外,这把悬臂椅其实更重要的是它本身的设计价值。面对这个“好看”“漂亮”的设计,争议随着浮于表面的与众不同而起。对于中国设计而言,这个涟漪泛起的始点起于一片吵杂的不解······

图片

面对“十万个为什么?”设计师汪宸亦显得异常缄默。于她而言,设计的价值决定了它本身所有的合理性存在。这是一个时代,科学技术、材料应用、美学、设计的共同产物,恰好所有的条件聚合在一起,不过如此而已。

图片

她说:“美是如何通过设计和科技以及艺术的方式存在。美好的东西除了好看,如果它可以发挥功能性,岂不是两全其美。单纯艺术化的欣赏,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并不憧憬。你只表达你自己喜欢的形态,而不去管别人怎么感受的时候,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任性。但当你从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角度设计一件作品时,要中立地看待这件事。我希望它发挥功能性“。

图片

图片
“没有其他的系列?看不出你其他更多的东西、这个单一的作品是否真的能完全表达你?只做一个说明你还没有成熟,没有品牌的完整性和成熟度。那你还得等,还得做”一个作品,没有成系列就没有市场。这是“设计圈”群体给予设计师的一个隐含讯号。

"从家具行业的领域看,我的设计太过艺术。由于目前的生产技术以及材料的特殊性不符合常规量产的数量比,我问自己,我到底是为谁的标准在做设计?首先我做的是艺术造型的椅子,没必要接受所谓大家认知的标准和专业。"

图片

在大多数人看来“数量即是市场,但事实这是个脆弱的伪命题。设计并不需要谁来设定标准以及要求。设计本来就没有标准。如果不是,那设计要创意何用。设计的本质是批判的,它的预先干预性是超前的,当没有人理解时,依然因为潜在的需要而存在。设计本身是一个方法论,需要解决问题本身,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有设计都要符合市场。但,谁代表市场?群体?还是市场本身?

图片
图片
设计需要迎合市场吗?大可不必,设计只要符合市场就可以。毕竟很多美好的创造需要设计进步的驱使,如果一味迎合。当现有的习惯形成一种传统,那也将成为束缚进步的枷锁。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但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也就没有进步。总有少数人不够迎合,但也就是这少数人而非群体创造了文明的进步。

汪宸亦说:“如果再做,那先要了解市场。市场要什么就做什么,那就变成迎合市场。问题是我从开始就没这么做。设计要超越现在,趋向未来。不主张,在过去里重复,要往前看。”设计其实不是只解决问题,设计的迷人之处在于未来想象力和更多的可能性。越向往未来,就越有趣,更意外的惊喜是设计师既可以着眼未来,超前设计,但是又能运用在当下。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地方大部分都源于天马行空的想象。

图片

图片
中国目前的原创设计比之国际的脚步依然显得很初步。这跟工业发达与成熟的欧美国家不可相提并论。我们有时候依然带着镣铐跳舞。我们看到的市场上的中国设计,大多在传统的基础上做改良,缺乏时代性的创造力。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讲,产品设计的技术性要求很高,设计是跟着技术和高新科技同步发展,超越于现在,领先于现在。

对于设计和创造,汪宸亦说:“不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不这么认为,音乐也好,文学也罢,还有艺术设计创作,国际化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只代表民族本身。”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位置。

图片

东方美学是含蓄的,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之美。作为一个功能性的椅子来说,椅子从上面投影下来,就像一个影子,演绎得是虚和实之间的关系。这是东方美学的内涵。但东方美学并不需要将东方元素简单地符号化,用来表面的表现。最民族东方味道的核心是需要凝练的,那是一种深层次的共鸣,它能微妙地唤醒和启动属于东方人的情愫。

设计师说:“东方美学在设计里,是个内在的髓,不是表象和符号。甚至连影子都是虚的。所谓大道无形,暗藏的那个味道就在里面。而不是表面地将东方美学的符号刻在那里。传承不是要固守过去,过去的设计,有些已经不适用于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了。”

图片

银杏叶碳纤维悬臂椅有设计前沿的方向性和引领性。这是她最有历史意义的价值所在。设计的进步需要向前迈。当然我们需要传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是简单截取符号。当技术和科技更新之后,设计思维也要同步。时代的设计是要让这个新的设计在新技术和手法上对应,设计要有超前的引领性。如果不引领,更新换代必然面临淘汰。原地踏步岂不是自欺欺人。

图片

中国真的没有设计吗?当然不是,只是我们大多数时候沉醉在过去和无法突破的行业瓶颈与习惯中,画地为牢,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中,习惯于回头,却缺乏安全感,不敢迈步于前。为什么?

几个世纪以来,我们都依托在以西方美学与学术结构为基础的设计体系上。原研哉说:“‘什么是原创’每当美国或欧洲的现代主义被扔到我们自己文化的内脏里时,就会打起这个“嗝”,这一将本民族的原创与西方本体或思想进行对比的特殊性倾向是一种文化创伤,它在经历了以西方现代性为参照对其文化进行文明改造的东西国家中十分普遍”。

中国原创设计的春天真的来了吗?民族与世界二者本就不矛盾,但却最好不要成为设计历史上装睡的人。毕竟我们都没有爬上山顶,也就不足以站在巅峰去回望和追溯历史。从历史角度而言,中国原创设计何尝不是一直处于“啃老”中。我们有过辉煌,但那也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相对的一个时代,对于现代人而言,那个时代不属于我们。

春天是我们设计觉醒的开始······,萌芽起于一件件优秀的创造性设计。我们的时代事实上依然很空白······很高兴这个空白里有了一把值得骄傲的时代性产物。

这个世界的美好,是从幻想开始,然后创建一个欲望构想,有那么一批疯狂的人,去尝试做了,然后慢慢我们发现。那个疯狂的想法居然变成了现实。此刻,致敬那些为看似荒诞的想法而去努力尝试的人,是他们创造和让这个世界变得跟原来不一样了。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更多可能性,其中包括美丽的现实愿望。


关于设计师 汪宸亦 

图片
北京紫金宸室内装饰有限公司创始人、 设计总监
知名设计师,艺术家,作家。从事室内设计、原创设计、抽象艺术图像创作。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软装陈设专家委员会专家
央视二台和北京台家居节目特约点评嘉宾 
室内设计作品多次获国内室内和陈设设计大奖
其原创作品“银杏叶椅子”,曾获得由意大利顶级品牌颁发的“一计成名”设计大奖;第十一届IAI全球设计大奖。2019年,参展“设计上海”展。晶麒麟奖艺术品奖


本文特邀撰稿人:资深媒体人
田海凤
排版:leo
本文原创 转载请联系我们 翻版必究

图片



中国第一把一体成型碳纤维悬臂椅
1926年 建筑师Mart Stam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悬臂椅······每一把重要椅子的诞生都潜藏着技术、艺术、科技的多方面的发展信号。我们有理由相信,设计的一小步的确蕴含着人类发展的一大步。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把悬臂椅是荷兰建筑师马特·斯坦(Mart Stam)1926年设计,他将建筑中的立体方块空间概念和悬梁臂设计概念引入到椅子设计中,通过标准化型材中的十个连接件连接了十根煤气钢管 ,制作出了第一把悬臂椅。简洁、流畅并富于革命性。马特· 斯塔姆用煤气管道和接头处的小零件制作了这把实验性的悬臂椅。这种前卫的设计风格迅速被其他新锐设计师所继承,并对20世纪中期的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的艰难,在于其将看似不合逻辑的力学结构变为现实的存在。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
1682
0
近日,设计师汪宸亦的银杏叶椅子又出新版颜色“蓝——Blue"款,新浪设计酒店之旅、新浪地产、腾讯家居、搜狐设计干货、网易家居等各大网络媒体纷纷报道。


汪宸亦设计| 银杏叶椅子“蓝-Blue”艺术限量版

设计干货  
2019年,一片银杏叶以极致的优雅与细腻惊艳了设计上海。2020年,设计师携着这叶佳作重新归来,再创纯粹深邃的审美体验,也为饱受疫情创伤的大众,带来一缕温情的慰藉。

这个夏天,花开叶绿,看似平常,实则无常;这个夏天,生命经历从未有过的警醒和期盼。这个夏天,一个精灵般的使者——银杏叶椅子,带着神秘纯粹的蓝色,静穆里幽幽的光芒,飘落人间。

2019年曾经在中国设计圈把起关注的一个椅子——“银杏叶椅子”,经过设计师汪宸亦历经三年打磨终于完美面世 。这一季设计师汪宸亦又精心打造了“Blue”版,将这把椅子以更加艺术的色彩和内涵,更具视觉冲击的面貌呈现。
        
这一季的椅子通体近乎克莱因蓝色,纯粹的毫无杂质。克莱因说:“借助色彩,我体会到一种与空间同化的感觉,卧室自由的”。转换给这把椅子,可以说——“借助色彩,你体会到无空间界限的感觉,椅子是自由的,你是自由的。”

她经常把旅行和寻找灵感并行。去年底想去摩洛哥旅行,马拉喀什马约尔花园的蓝房子,就是那种要把人的灵魂吸进去的纯粹的蓝色。决定去现场看看那种哑光蓝,也决定要做一个通体蓝色的,更加艺术感的椅子,像个蓝精灵,静静地与你对话,传递能量。   
  
这把椅子用的蓝接近克莱因蓝,也是艺术家克莱因创作的色彩,非常具有艺术感,而且其精神上的共震更多。

椅子通体用蓝色表现,它神秘、梦幻、纯粹、静穆、充满能量,在家居的室内就是提升居室艺术品味的亮点;在艺术馆展出,就是一件与灵魂互通的艺术品;在建筑和空间面前更加坚定自信,带来的是与建筑物呼应的装置雕塑感。它是可以超越现实的,是独立的,有写实和超现实的切换能力。

她用全新的视觉,诠释了这把椅子坚守的内在格调,在每一次的更新里,都赋予作品从自然界到当下的思考,每次都有出人意料的冲击力。
这把蓝椅子和别的颜色不同,她赋予它新的含义,从立意上,它注定是很艺术化的,它是诗意的,精神的,带着希望的。这半年更是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脆弱。人们被病菌困住,失去自由,就更加向往蓝天白云大海的大自然,更加需要希望。她希望这把椅子的出现,就像疫情下意大利的音乐家们,在阳台歌唱演奏来彼此鼓励,艺术的力量无需语言,作品的视觉和精神力量在对视的瞬间便会感知。

这一季的形态和材质没有改变,还是碳纤维材料,一体成型,还是轻盈灵动。会不断出现相关产品和颜色,也会有不同的主题内涵,而不是简单跟随流行色。

喜欢蓝色,喜欢地中海,喜欢爱琴海。作为设计师也也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希望自己的作品除了完成产品的实用功能,市场需求,在保持艺术性的前提下,面对市场更多喜欢这把椅子的受众,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美和艺术的更高需求。



欢迎预定,限量版仍然有设计者签名/日期/序号/英文诗

「关于银杏叶椅子」
这把碳纤维一体成型椅子,通过结合碳纤维材料本身高强度且重量轻的特点,使得椅子抗拉、抗压、抗弯、抗扭、抗剪切,薄而轻,综合性能更好。解决了稳定性的问题,也解决了椅子腿部直角大悬臂的力学结构难题,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座椅重量。椅子仅3公斤多重,方便移动。可以同时作为室内和室外的家具。但它更像一件当代艺术作品,作为空间的点缀亮点,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

作品之前曾获得意大利世界顶级品牌Driade邀请的设计大奖。也得到意大利顶级设计大师马里奥的好评。2018年底,获IAI 全球设计大奖。2019年3月6日首次在“设计上海”展当代设计馆公开展示。

 设计师简介 

汪宸亦(汪春蕾)
北京紫金宸室内装饰有限公司创始人/艺术总监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软装陈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际艺术机构签约艺术家,设计生活美学书——《漫游视界-寻找设计之外的痕迹》作者,央视二台《空间榜样》/北京台《国际双行线》节目特邀嘉宾。

室内作品曾获国内各类奖项:中国室内设计卓越成就奖,全国优秀室内设计师奖,金外滩奖,金堂奖,居然杯设计大赛空间类银奖,入选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原创作品“银杏叶椅子”曾获由意大利国际品牌评选的“成名大奖”,第十一届IAI全球设计大奖,中国室内设计协会陈设艺术“晶麒麟奖”。2019年 “银杏叶椅子”参展“设计上海”展。 

摄影艺术作品参展《抽象北京》新当代抽象艺术大展。其系列作品被艺术机构和个人企业收藏。设计和创作的领域横跨多界丰富。形成自己的“源于自然,浪漫诗意、超前独创“的设计理念。
            

1237
1
2018年12月,第11届IAI国际设计节全球设计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设计师汪宸亦的原创设计“银杏叶椅子”荣获本届全球设计设计大奖。
711
1
2020年3月5日至20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起了“2020窗口档案”征集活动,征集在疫情下,人们用快门留下的珍贵瞬间。如在征集启事中说到:“2020年的窗口,是凝视的眼睛,是闪动的快门,是疫情的听诊器,是加油的麦克风……”

4月26日,在清华大学109周年校庆纪念日当天,这些档案经过甄选、复评与终评,最终与大家见面。据悉,这次征集得到全世界的响应,两周时间内共收到6000余件影像,创作者既包括知名艺术家和新闻记者,也有普通民众,最终选出200余件影像作品。

汪宸亦的几幅纪实黑白摄影《戴口罩的人们》,入选终评200套终选作品里,参见展览。
作品说明:自春节疫情爆发,人们宅家里持续一个多月,偶尔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公园里会有沐浴阳光的人们,唯一与往常不同的就是每个人进公园要侧体温,要带着口罩。人们健身慢跑,舒放身心,孩子们的嬉戏欢笑,让人感慨。在呼吸要小心受制的日子里,人们对于阳光、春天、健康的强烈渴望。
750
0
2020年3月8日晚7点,汪宸亦在线直播分享关于“女设计师的多彩生活”。
“HDA 她设计奖”由广州设计周于今年主办发起,中外主流设计与时尚产 业资源与传媒平台共同发起,致力于向世界展现东方女性设计力,旨在通过表彰 在室内空间、软装陈设、时尚设计等领域蕴含创造力的女性设计作品,发掘和激 励更多杰出的东方女性设计师,并联动以意大利为主的国际时尚/家居/设计产业 界,展开东西方设计文化与商业价值的交流与合作,让东方女性设计之美闪耀于 世界舞台。
668
0
2019年3月6—9日,亚洲高端设计盛事“设计上海”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办,展会上首次面世的原创作品“银杏叶椅子”,以其与众不同的造型设计和高科技材料运用,把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呈现给观众,成为设计展上的一大亮点。

这把特立独行的椅子,由喜欢不按常理出牌的设计师汪春蕾(汪宸亦)独立研发两年多,经历无数次反复修改,精心打磨的作品。
这次发布的代表作品“银杏叶椅子”如同一片秋天飘落的金黄色叶子,作品的设计理念源于自然界的银杏叶,它是有故事和爱的作品

它是一把用碳纤维一体成型的椅子,通过结合碳纤维材料本身具有高强度且重量轻的特点,坚固不变形,不怕腐蚀 。独特的结构设计,创造性解决了造型的力学难题,也保证了舒适性和稳定性。
这款椅子仅3公斤多重,造型优美,富有诗意,色彩鲜艳,轻盈典雅。作为一件具有时尚、艺术和创新的新材料的家具作品,它具有超前的结构制作工艺,并用色彩覆盖、柔化了材料的工业感,改变人们对类似产品的距离感。很多纯手工的加工,注定它像一件限量艺术作品一样,值得收藏品。
这款椅子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和不俗的气质引来众多设计师和媒体观摩和拍照。
5818
0
2019年12月,汪宸亦的原创作品“银杏叶椅子”获得晶麒麟陈设艺术品提名大奖
687
0
美女设计师汪宸亦,就是大家熟悉的汪汪,她的新书《漫游.视界——寻找设计外的痕迹》即将面世啦!她用设计师和艺术家的独特视角,既诗情画意又理性感悟地书写了游走途中的所见所感。
书写的怎样好看,小编先不多说,只请看下面这10位各界大咖联手为她写长序三篇、评鉴文数篇,就知道她的才情和努力,是超级被圈内圈外很多大腕肯定!设计界、艺术界、摄影界的10位名人:王受之教授、刘珝会长、雕塑家魏小明、著名设计师梁建国、陈耀光、著名建筑师杨洲、摄影家高波、清华美院教授王红卫、著名媒体人谢海涛、赵虎。
汪汪的书前言写的很特别,据说写完书才想起来写前言(好可爱)
卷首 《好奇瓶带着我出离》

出离,是个修行状态。
对于凡夫俗子的我,有一种出离,是对于工作和设计的出离。不是远离,也不是逃离,而是取舍之后按下了暂停键。
舍下一些时间,舍下一些机会,舍下一些顾盼,舍下一些约定,舍下一些俗成......转一个身,把心放空,带着一个新鲜透明的好奇瓶,去另一个空间装满未知的空气和新鲜的梦,更多的是双足丈量出来的顿悟和惊喜。
不断游走是一种渐渐清晰的宿命,也成了有主题的修行。年少时第一次远行,跑到中国的西部甘肃新疆,那是一次身心蜕变的开始。面对茫茫荒漠,对于宇宙之大和人之渺小的感悟,也从此注入我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探寻之路。
短暂出离的归宿难免回到起点,但是每次带回的好奇瓶里,满满装的不只是“好奇牌”空气和梦,渐渐有了那时当下的领悟,对于艺术、设计、生活的不同感悟。随时比较现实的当下,作为一个从事室内设计行业的人,对于设计与生活,设计之外的一切思考,或多或少的在这个新鲜的好奇瓶里会装点回来的。

在我已经习以为常的又一次出离途中,在我驻足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原野中,这本书冥冥之中的雏形已经在呼唤我了。它不是游记,它是我的视角——一个设计师的视角,所有的的移动都不是看,而是——发现、回收、对视。
发现那些未知的美,
发现设计里未解的因。

回收我们已经丢弃
却在异国他乡一直留存的美好,
回收那种本该存在身边的生活,
回收离我们渐远的自然状态。

古老与现代的对视,
传统与传承的对视,
东方与西方的对视,
当下与曾经的对视......

于是在每个阳光流淌的街巷,每个日暮情醉的黄昏,每个慵懒徜徉的午后,每个前卫时尚的小店,每个溢香丰盛的餐碟......都留下了我带着慢心情的多情凝视,更明确而矛盾的讲,是我带着敏锐的心快速地捕捉了那一切。好奇瓶带着我的心,心带着眼睛,眼睛带着脚步,所有美妙景致和体验,所有设计之外的发现都装在那瓶里面了。
途中陪伴的音乐,如今依然在梦里伴我进入普罗旺斯的田园画面。只盼着梦里能收到——从遥远的南法寄来飘香的信签或明信片,也盼着我的好奇瓶也一起远飘,带来遥远的新奇发现,也再次带着我的心和眼睛,飞向下一个梦中之乡......
----------汪宸亦(汪汪)

“汪汪这本书是给人们传递学会感受自然、慢生活、传统、设计、艺术和爱,也更多为了获得优悦的生活品质而写的。”
“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随波逐流的追逐时尚,真正的时尚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时尚”......“你自己是优悦生活的中心,你优悦了,你就获得你需要的了,人家怎么说无所谓,这就是信心啦!
这两点,汪汪都做到了,因此她的书里就有一种悠然自得的优悦感了。”
——王受之先生

在女设计师里,游走世界各地捕捉设计灵感的不少,但是能够静下来把很多感悟写下实属不多。汪宸亦一直保持艺术家性情不变,能拍摄、能用自己独到视角来写一本轻松有趣的书。边走边看,感悟设计和设计之外的一切美好。
——刘珝先生

世界是一座藏宝阁,每扇门后都安放着奇特而别样的风景。《漫游视界—寻找设计外的痕迹》是一把诗人的钥匙,在它触及的每一个视界的角落里,都充满了诗意、浪漫与艺术的温情。它不仅关乎行走、观看与发现,而是用设计师的慧眼,为你珍藏了一份阳光的痕迹。
这是一部充满了自然气息与斑斓色彩的书,它用设计师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发现并珍藏了无数纯净、细腻、充满温情的风景。汪汪(汪宸亦)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大孩子,这是她回赠给世界的美好的礼物。
——魏小明先生

她是一个追求真快乐、内心有爱的人,其实我不需要说很多,一切都在书里。很爱,书的味道……
——梁建国先生

让我惊讶的是她的文字,充满感性和诗意,完全是她的眼睛里看的,她灵魂感触到的,她头脑中闪过的,整篇文字不像是集中写作的结果,而像是在现场就已经凝结下来了。整篇文字充满灵性,一气呵成。文字风格轻松、愉快,文章节奏敏捷,像爵士音乐般跳跃,更像她陪伴着你走过她一个个愉快的旅途,在你耳边用她轻柔的略带江南柔媚的口音给你讲述她的感受。”
“书中的文字与画面结合得很完美,可以看出,在写作中她不是用文字思维,而是一直在用画面思维,画面一直占领着她的写作过程,统治着她的写作过程,用色彩和构图控制着文字的节奏。”
——杨洲先生

“对一个受过高等艺术教育的设计者而言,她所要挖掘的绝对不仅是器物外在的形态,而是实体背后的岁月故事和文化精神。这取决于发现者的视点。在她的记录中,观者主体与场景互动与好奇争宠,发现惊奇的同时更照亮了她自己内心的窃喜。一组组平实的画面,一张张真诚的打动,让她相信上帝给予人类的不尽是环境和生命,更慷慨的恩赐是让艺术注入生活,而其中,发现和感恩是拥有的基本条件。汪汪做到了,她领略了这份特殊……”
——陈耀光先生

有一本书叫《观看的艺术》,我师妹的新书也是写她独自一人“在法国观看的艺术”。她用她自己那双艺术家的、设计师的、诗性的、漂亮的大眼睛,借用一台莱卡非单反相机,除了用心感受自然、艺术和随性的感悟,从摄影的角度也改变着对摄影艺术的通常定义,傻瓜相机在书作者的手里变成了一个敏感的性者,一个文化遗产的继承者。
——高波先生

      冬日夜晚,户外寒风凛冽,品着茶,耳边播放着师妹“小仙”(师兄们给她的称呼)写书时的背景音乐,看着她书里展示的欧洲美好画面,瞬间感受到她写作时的状态,也把我带到到普罗旺斯的田园里,能感受到她独特的发现美的眼光,以及她独有的灵性的、抒情的、对自然的爱的情怀......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王红卫先生

      
          人和自然的关系被时间左右着,一者,无知的游走,之后的沉淀和升华;另一,行动前筹谋,再付诸含心计的“观”和“行”。设计师的游走大多属于后者,而其中有价值的是:既有之前的筹谋,又富之后的升华。而这一切再贴上一个“美女设计师”的标签,很圆满。
——赵虎先生

闻香识他乡——翻开汪宸亦这本设计师眼中的散记,他乡之味、艺术之情扑面而来。
                                                                                                         ——谢海涛先生
8649
0
汪宸亦:边走边设计,随性自然

搜狐焦点设计师组  设计干货  2014-09-18
旅行达人、专栏写手、签约模特、摄影杂志美编、室内设计师……汪宸亦的名字前,可以加上很多定语,休想用一个词来概括她,她的人生也注定各种“跨界”。
在即将出版的新书中,她写到:“在驻足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原野中,这本书冥冥之中的雏形已经在呼唤我,它不是游记,是我的视角——一个设计师的视角,所有的移动都不是看,而是——发现、回收、对视。发现那些未知的美,发现设计里未解的因。回收我们已经丢弃——却在异国他乡一直留存的美好,回收那些本该存在身边的生活,回收离我们渐远的自然状态。”
满世界跑的颇具“诗人和艺术家情怀”的汪宸亦,以设计师的视觉,在旅行中遇见了怎样的风景?如何看待设计与旅行之间的关系?又遇见了怎样的自己?
搜狐焦点家居对话汪宸亦
【搜狐焦点家居】2008年成立了北京紫金宸室内装饰有限公司,当时是您独自创业?
【汪宸亦】公司没有合伙人。自己做公司也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基于多年积累的各种经验, 觉得还是自由的做点喜欢的事最符合心愿。
【搜狐焦点家居】在创业的初期,难免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您觉得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汪宸亦】最初,资源渠道的积累需要在短时期集聚和完善。有好多项目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要完成,那时会很考验设计构想的准确把握和后期执行力。有时项目要竞标,就要抓住机会,积极参与,但这样会特别辛苦。每个公司会经历原始积累时期的拼搏阶段,没有谁一开始都是一帆风顺的。我还算是比较幸运的,没有经历特别麻烦的事情,甲方基本比较尊重我们的意见。
【搜狐焦点家居】2008年到2014年,差不多过去6年了,目前,公司现状如何?
【汪宸亦】基本上算是稳定的状态。目前,有一些东西会舍取,比如项目风格,希望做些自己喜欢的。自己也在不断改进,调整,想把我新的一些理念加入到我的设计。
【搜狐焦点家居】 刚才,您也说到自己不断在成长和调整,从开始做设计到现在,在设计理念方面发生了哪些转变?
【汪宸亦】以前,忙于埋头做项目,很多时候是顺应甲方的要求,顺着市场或者顺着所谓的潮流走。当然,很多人可能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
经历过很多案列后,多走出去看看,同时也会总结思考,会把那些所谓“潮流”分辨得更清楚。回过头来看,自己传统的东西还是值得挖掘,如果能表现得简洁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那是很理想的。寻求某一种结合是最好,这个结合实际上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西方和东方的结合。
想让设计回归自然,就是简化,这个简化的过程就是生活的阅历,以及自己本身的一些理念,慢慢趋向成熟,这个简化也是舍弃一些原来所谓的奢华、过度设计,不随波逐流。
大家越来越渴望自然,这种渴望越来越强。很多东西体现在生活里,设计也最好是能改变生活的环境,你打造出来的东西就是让理想照进现实。
【搜狐焦点家居】我们知道您,非常的喜欢旅行,几乎可以说是满世界跑,您如何看待旅行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汪宸亦】以前,旅行只是去渴望去的地方,去看以前在画册里看的原作、博物馆。但现在出行,有时会是一个完整体验。最近,我刚写完一本设计与旅行的书叫《在途中,寻找设计之外的……》。书里面会思考得更加深入。这本书预计在12月会正式出版,会有些更细致的体会感悟与观者分享。
设计是解决生活的问题,让生活里某一些东西在你的观念下改变。例如,我在法国、西班牙,你在那个场景里,阳光特别强烈在那样的光影下,一边是阳光,一边是阴影。那个光影的感觉,通过窗投射的影子,在拍摄的过程中,我突然明白,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他为什么会很自如的运用光线,把光线引进来,这和你只看画册里的会感觉不一样。 每天他就生活在这自然的地理环境、气候中,而且他经常看着这些光影怎么在城市里,大街小巷流淌,建筑师自然就想把这些东西延续下去,因为他不用刻意,这些东西就在他的生活里。
【搜狐焦点家居】当地的设计是与环境完全融合的。
【汪宸亦】对,他们运用的很自然,自然的环境决定怎么规避强烈的照射,怎么引进来。对于东方人来讲,我们在中国旅游或者在一些东方国家看建筑,是收敛的,东方人喜欢讲阴影。西方的理念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窗户有一些格栅是很小的,西方是敞开的,在天花板上都会引进来再切割。
通过旅行中这样观察,会感受这种对比,就会明白中国古代人居住的习惯,为什么卧室不需要太大,床周围还有一个纱账,要聚气,这是东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活习惯造成的,甚至还有东方人的审美和哲学理念决定的。这些东西等你切身体会才明白怎么运用,这两者怎么结合才适合现代人。
目前,不少建筑的结构是西方的,不是中国传统的,挑空也不是以前的结构,别墅大多是欧式、美式,可是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气候、地理环境不是那样的,怎么结合起来,这就是中国设计师要做的事情,要解决的问题。
【搜狐焦点家居】旅行能够带来很多的设计灵感,那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旅行?第一次旅行是去了哪里?
【汪宸亦】敦煌,对于我来讲是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我是江苏人,大学的时候,从南方到北京,要适应北方的气候和生活习惯。不过,敦煌对于我来说,是充满神秘的苍凉大地。
大学暑假跟同学一起,带着个普通相机,那时也不懂怎么摄影。一路先到了敦煌、嘉峪关、吐鲁番,又折回来到甘肃南部拉不楞寺,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藏民,甘南的藏区。
在这整个过程中,我感受最大的就是在敦煌,敦煌那时候很天然,人也少。当时我在敦煌东面的一个荒漠上,周围一片荒漠没有人烟,因为天暗下来,感觉自己在另外一个星球上。那个瞬间,我突然感觉得宇宙太大,人在这个世界上太渺小了,给我的冲击力很强。从那次旅行后,整个人都有很多改变
【搜狐焦点家居】众所周知,设计师是一个没有节假日,全天候几乎都处于工作状态的群体,但您除了做设计,管理公司,还从事摄影、绘画、写诗、专栏写作、模特等,您是如何来管理和分配时间的?
【汪宸亦】设计工作确实有时会这样,工作时的确要很投入,但我已经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抽空让自己休息,哪怕是锻炼或短时间的步行。我现在还单身,没有家庭的负担和责任,不忙的时候,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旅行。
不管什么状态下,要让自己很快乐,不要让工作给自己加太多码。一个女人要精彩地做一个好女人,做好事业,不要有太大的贪心;但是要有爱心,要有对美、生活、家人和朋友充满爱。我不想当女强人,也不想做成大家心目里的女强人,想自然又快乐又能够感染别人,而且希望处于一种很自然的状态,是可收可放的。
619
0
我们还需要一把新椅子吗?9月上海的这个椅子展有点意思

乐居设计师俱乐部  2019-09-07
__
___
_____
椅子这件最普通不过的家具单品,
在设计圈里可以C位出道了,
不论是建筑设计、
室内设计还是产品设计,
几乎所有的设计大师
都有那么几把经典传世的椅子设计。
653
0
  • «
  • 1
  • 2
  • »
  • 首页
    约Ta设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