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元素翻转校园打造学习新场域


- 项目类型:公共
- 项目地点:台湾
- 建筑面积:100㎡
本文由OPEN编辑部撰写
历史悠久的校园教室,如何蜕变为明亮优雅的现代空间?
拥有百年历史的国立成功大学,校舍教室承载多届师生回忆,随着时光流动空间设备逐渐陈旧,难以符合现代教学需求。这次在校友的支持下,由仝育设计 设计总监庄媛婷、创意总监郑瑞文携手翻新,让空间转化为明亮优雅、符合现代需求的教学场域,延续它在校园裡的重要角色。
设计概念
本案为成功大学管理学院内的空间翻新计画,历时悠久的教室空间,内部配置已难满足现代需求,仝育设计团队以「环境共生,启发学习」为核心理念,重新诠释阶梯讲堂、会议室与入口廊道,让空间延续校园气质,更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多元需求,让师生沐浴良好环境,提升学习成果。
校园绿荫自窗外洒入,设计团队顺势引光影入室,选用木质与米白色调作为底色,再以蓝绿色艺术涂料点缀壁面,呼应窗外绿意。于细节融入流线型曲线,营造清新、舒适氛围。整体设计不仅满足机能需求,更在历史底蕴与现代美学之间取得平衡,将教室转化为符合当代需求的崭新教学空间,提供师生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设计概念
本案为成功大学管理学院内的空间翻新计画,历时悠久的教室空间,内部配置已难满足现代需求,仝育设计团队以「环境共生,启发学习」为核心理念,重新诠释阶梯讲堂、会议室与入口廊道,让空间延续校园气质,更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多元需求,让师生沐浴良好环境,提升学习成果。
校园绿荫自窗外洒入,设计团队顺势引光影入室,选用木质与米白色调作为底色,再以蓝绿色艺术涂料点缀壁面,呼应窗外绿意。于细节融入流线型曲线,营造清新、舒适氛围。整体设计不仅满足机能需求,更在历史底蕴与现代美学之间取得平衡,将教室转化为符合当代需求的崭新教学空间,提供师生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阶梯讲堂──扇形佈局 打造大气优雅的崭新教室
讲堂以讲台为轴心展开扇形阶梯式座位,灵感取自欧美国会议事厅,这样的规划不仅拓宽视野,也让师生互动更加顺畅。桌面採圆润倒角设计,并留意符合人体工学的阶梯高度及宽度,让讲堂容纳大量学生的同时也能保有舒适安全。
在氛围营造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天花的大型环状线灯设计,如光环般凝聚视觉焦点,赋予优雅柔和的现代美感。局部牆面以蓝绿艺术涂料点缀,引自然绿意入室,平静的空间感受,也适当纾缓师生课堂中的紧绷压力。
会议室——发挥建材特性 规划开放与隐私兼具的会议场所
与阶梯讲堂相邻的两间小会议室,在本次翻新中被打通整合,形成更宽敞灵活的会议空间。为使空间拥有舒适氛围,设计团队在会议室与阶梯讲堂的隔间牆,特别嵌入半透明渐层玻璃,使光线能在两侧自由流动,同时保有会议时所需的专注与隐私,也能维持明亮轻透的空间感受,打造具备开放感与独立性,适合多元交流的会议室空间。
廊道接待区——通透宽敞 形塑舒适人性化的迎宾情境
入口廊道在动线与配置调整后,更显舒适且人性化。依循廊道动线将接待桌设置于中心,后方的学院logo牆则以烤漆玻璃打底,浅色质感点亮学院的视觉形象。空间延续整体设计基调,为接待区域注入清朗明快的端景氛围。
休憩区则是廊道空间的一大亮点,为让师生在课堂外也能休憩与自在交流,设计团队重新调整桌体比例划出座位空间,并在桌脚融入格栅设计,兼具通透感与细节美感。四周环绕的窗景映入自然光线,搭配木质元素与蓝绿色软垫座椅,营造自在舒适氛围。这裡不仅成为行走间的停歇角落,更成为课堂之外的交流场域,使迎宾氛围在明亮光影中格外轻鬆愉悦。
以设计疗癒人心——开启校园生活幸福学习之路
仝育设计庄媛婷与郑瑞文总监,带领设计团队完成这次空间改造,以师生的使用体验为首要考量,在确保教学机能与舒适性的基础上,注入细腻而温暖的设计巧思。温润舒适的色彩搭配、流畅柔和的线条语彙,创造出明快宜人的讲堂氛围,让学习场域更安全与实用,不仅激发学术灵感,更回应了设计品牌一贯的信念──透过设计疗癒人心,让校园生活更加幸福。
案例资讯
设计团队:仝育设计
案名:集思.成功大学EMBA讲堂
项目类型:办公空间
项目坪数:80坪
项目地址:台湾台南
主要建材:水泥漆、斯曼特艺术涂料、木作贴皮、人造石、烤漆玻璃、PVC地板
-
台湾
工作地点
-
联系方式
待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