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驿站》



- 项目类型:办公
- 项目地点:运城市
- 建筑面积:36.0000㎡
- 项目造价:20.0000万元
- 主案设计师: 买子洋
- 参与设计师:姚江
- 竣工时间:2024年7月
- 设计机构:山西巢与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项目定位:项目地处城市中心的高端小区里,是小区内部的一层商铺,建筑面积48平米(套内面积36平)。业主是家庭主妇,也做美业产品的代理,这个底商是她代理产品的接待办公站点,她家就住这商铺楼上的单元房中。我们把这个办公空间定义为《客厅驿站》,意图为客人和自己造个公共的“家”,既符合自己的常态身份,也给客人们提供了一种温情的接待方式。整体空间不再以常规的产品展示为主(产品品类不多),是围绕着聚聊的生活沙龙属性去营造空间,破除人与人的商利局面,似在亲友逢聚的情境中,聊关于“美”(美业)的话题。
-
空间意境:空间很小,却做了很多,但我们仍以极少逻辑去运作:剔除一切装饰,只做必须做的,除了实用的功能,还有一些形而上的构筑——空间的叙事,内外的勾联,调性的运筹,以及适度的“人情味”等。因为特殊的运作方式,自然会有特殊的意境呈现,所以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个工作室独一无二的气质形象(IP)。
-
空间布局:空间套内面积只有36平米,小到一目了然,而且里面的墙都是承重墙,我们刻意拍了旁边格局相同的商铺照片,是内外都维持原有格局的现状,只做了些简单装修。
就设计而言,小,不能算问题,如何在蜗牛壳里做道场,才是关键所在。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产品展示区,烘培、咖啡品饮区,茶室,储存与休息室。因为 全是承重墙的原因,我们只能在已有的空间中规划和叠加,也就是说墙体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空间本来就小,常态下增加墙体势必会变的更拥堵狭小,但,我们仍希望通过设计呈现非常态的意外。
在柯布西耶的建筑五则中有两则适用于这个空间,是自由立面和自由平面的法则,即在建筑中再做建筑的法理。说适用指的是依据的来由,其实现状很不自由,难度远大于在空场中运作。我们最终营造的策略是:让每一个空间都能清晰的感知到其他空间的存在,需精妙的控制可感知的范围,要做出看不尽的“无穷”,让感知产生“错觉”,最终让简陋的小空间实现难以估量的节奏感。 -
设计选材:在极少逻辑的运作方式下,材料的使用显得郑重其事:1,材料品类少,木材和腻子是主要材料,还有少量的石材和地坪漆。2,是工艺简洁效果直达,比如实木定制和实木地板,都是以木材还原的方式呈现;腻子除了做基层打底外,面层的肌理也是用腻子去表达,没有涂料,面层的肌理在光下会产生阴影,给简洁的空间带来厚重与丰富的质感。腻子有黄变的特质,但也是时间的痕迹,更是难以调配的自然色彩,且能旷日持久(使用过程中出现污痕了可用砂纸打磨清除,不必像涂料和壁纸那样有破损了需要翻新或重修)。少量的石材用在窗台,橱柜以及卫生间地面,是天然材质的自然表达。环保的水性地坪漆用在卫生间墙顶面层,替换传统的瓷砖,防水且耐磨,更能让卫生间焕发出轻盈洁净的气质;3,空间呈现“少”的张力!是用料品类少,工艺逻辑简单直达,更是哲学和艺术的交织,使得一个简陋的弹丸之地变得不简单,并形成简洁,空灵且玄妙的空间气质,
-
用户体验:七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不知不觉已过了半年……
我们近期造访时,她在言谈中表示,之前她是个坐不住的人,家里没事了就喜欢找朋友去,但现在每天都愿意在这呆着,朋友们也都愿意来这聚聊,工作也比之前顺利和轻松(或许是心境不同吧),自己也分不清工作和生活了,感觉都是一回事。
但感触最深的还是,她说空间好像改变了她的性格,这半年来哪也不愿意去,只想呆在自己的这个小茶室里,这是她怎么着也想不到的……
设计师在此想说的是:定义一个好的空间,好看好用只是基本配置。空间如人,理应有和业主匹配的“人格”,甚至,空间可如良师益友般~静默相伴~。
本案位于小区内的底商,这是所处的外部环境。
本案和邻居。 菠萝格防腐木外墙的是本案,和旁边的棋牌室的户型大小一样。
这是旁边的棋牌室,与本案一样套内面积36平米,空间大小可一览无余,房间原始结构都是承重墙不能拆改,棋牌室只做了最简单的装修。我们的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弹丸之地展开的。。。。。。
之前的大门改成了小门+小窗的状态,外墙铺满没刷漆的菠萝格防腐木,既希望经过阳光、雨露和时间的参与,木材氧化后会有周边接近的色调,也有通过材料本质的分区,注释出这个门户该有的存在感。
入户过道的右边是产品的展示区,产品不多所以位置不大,但给的是空间的第一顺位,也是空间里唯一的绿色柜体(墙体),强调其特殊性。因为有大面积的木色(灰橙色),所以选用了补色(绿)来强化其特殊性。
每一步行程都有不同的感受,且感受不到尽头,通过空间围筑的手段,总能感知相邻空间的存在,这是让人有期待心的空间。
这是烘焙区,是一种可混淆服务与被服务的平等关系,做的和吃的近距离的互动着。可理解为一种很有烟火气的工作状态。
用一组家政柜给出卫生间的入口,阻隔吃和拉的两个空间,这是很必须的做法。
地面用乱纹石材(耐脏),墙面用的是耐磨的水性地坪漆。卫生间,我们最想表达的就是洁净清爽的感觉!我们应该是做到了。
从烘焙区往回看,一边是进房的入口,另一边是通往茶室的门。
壁灯的选择让光和人,人和人产生近距离的贴心感,是用光划分了空间中的空间空。
空间中加入了很多斜墙,是“势”的创建与引入,斜墙和很多不到顶矮墙意向相反,斜墙是半遮蔽,矮墙则是半开放。是在室内重构建筑的逻辑。
橱柜中安置有洗菜池和蒸烤箱,以及烘焙需要的配套设备,虽然不大但用起来依然从容(没安置灶台烟机这类中式餐厨的功能)。
入口朝东,设计时有关于阳光纳入的做具体考量(SU建模推演),但也没太多可能性,毕竟是室内里做建筑局限恨到。
安置了两台壁挂式的远大新风机,希望冬夏仍有可清新的空气交换。
这是进入茶室关上门回看的空间状态。
里面的门内是收纳和休息室。
这个位置的视角度是最全的,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空间,扭头便是户外的开阔视野。方案设计之初就在空间里兜转,然后确定了这个主人位,并以此来展开平面设计。
阳光交织的早上的确很惬意。
人在空间的深处却能清晰感知周遭的一切,主位是最具安全感和视野最开阔的地方。顶上有消防喷淋,所以部分降低,造型选择的弧形,有天圆地方的意涵,除了这个弧圆,其他地方均为方直形体,这是用空间(造型)语言去强化主人所在的位子。
小小的空间,丰富的尺度变换,严密精致空间节奏。。。。。。难怪业主是“傻傻”分不清是在工作还是生活,愿她长久眷顾于此。
平面规划布置图
原始结构图(标高为顶面及顶面管道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