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的艺术



作品说明
- 项目类型:展示
- 项目地点:苏州市
- 建筑面积:128.0000㎡
- 项目造价:35.0000万元
- 主案设计师: 祝年微
- 参与设计师:祝年微
- 竣工时间:2022-09-01
-
项目定位:陈群英老师是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陈群英艺术馆为一栋三层楼高的临街商业建筑,是陈老师用来展示和销售个人作品的私人藏馆。
-
空间意境:蚕丝屏风跟随日光的升起与降落,折射出微妙的光影。光影的变化,是人与物理空间的过渡,也是绣生活传递的柔和之美。空间给予和影响人的情绪,而从外至内的过渡,不仅仅是大小和尺度的转折,还有情绪的演变。台阶踏步的设立是在营造刻意放慢的节奏,一上一下,是在小空间里设计赋予的仪式。蚕茧形态的装饰壁灯,柔和的光感,配合茧形的开窗,植物与光影,山石与草苔,都是为情绪铺设的环境物。形式追随机能,还因附着于空间与物质本身。盒子装置与顶部连接处设有一处空格的留白,可以用来后期展览陈列时作为挂钩的扣点,二是可以响应底部的悬空,突出整体结构的轻巧性。假梁与灯膜,分隔的尺度对应着工作室区域顶部的灯膜模数。而这个模数则是依据穿孔板结构计算而来。分隔的线条,从顶部顺沿往下,与立面的格栅串联,构建出序列的秩序。
-
空间布局:展馆外立面受城规影响,原本设计的通高外立面没有获得许可,最终只能以折中的方式达成设计目标。 原本直白的开口,我们通过局部内退,转角弧形,大面外透但是单门进入的几个处理方式,使用得内外的转存关系变得更加柔和与自然。无论设计有多少纬度,作为展厅空间,第一个要考虑的应该是展陈性。原始空间是没有任何分隔的L字型直通空间,我们在设计上增加了两堵墙体。目的有二,一是为了使得挂墙式的展示空间面可以成倍数的放大,二是可以让原先直白的动线变得更加丰富,而空间的秩序和结构关系也前后与转换中变得更加的有层次。封闭与开放,永远都是一个对立的话题,充满着矛盾。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执着于某种形式而进入孤岛。如何设定一个空间可以满足府烨程老师提出的“绣”生活教学与分享,保证相对私密,又不影响展厅的整体氛围。封闭的空间,势必会造成两个功能区的相互独立与排斥,完全开放的形式又无法满足教学,茶室接待等功能。
-
设计选材:入口以蚕丝为材料,通过绕线器组合形成的屏风,响应苏绣主题,也制造了趣味的光影变化。整体以盒子状的形式,采用悬浮挂装,让底部空间保证连通,使得整体结构变得轻巧。穿孔板的密而不闭,透而有影又保证了视觉上的连通与独立。恰到好处的硬度也可以充当展陈的背板。
-
用户体验:本次更新主要集中在场馆的一楼区域,是响应程老师传承人,工艺美术师府烨程老师提出了展厅+工作室的复合需求,满足传播“绣”生活的美好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