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馆 • 鄱湖鲜 自然百味


- 项目类型:餐饮
- 项目地点:南昌市
- 建筑面积:1350㎡
- 项目造价:600万元
- 参与设计师:张年/谢旺/谭华彪
- 竣工时间:2023-12-23
- 设计机构:田美未来设计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
如陶渊明诗词中所言,在这个快节奏的当下,越来越多人都在向往与自然接近的田园生活。大众在品尝美食的时候,除了会关注食材的本身,也会聚焦于用餐环境是否能带来充沛的情绪价值。
陶公馆鄱湖鲜落址于红谷滩绿地悦城,东方砖雕建筑感的外立面,区别于周围的楼宇建筑物,白墙深门,兼顾东方诗意与当代审美。夜幕降临,在灯火繁华处静候来宾。
田美未来商业组以“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概念,将世外桃源的意境复制至餐厅中,空间与美食巧妙融合,让这里成为繁嚣都市里的感官栖息地。
在本案的设计研究中,我们将当代与东方的交融,以突破现有的形式,去回归精神文化,融合并映射出人们在当下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趣。
定位于商务宴请的陶公馆鄱湖鲜,是当下时代语境中的一种生活方式载体,映射着不同类型文化的渐进融合。在新与旧、传统与当代的碰撞融合中,我们以一种更契合品牌的设计语法去代入文化符号,赋予空间更多感官惊喜。
温润沉稳的色调结合柔和的灯光,将“陶公馆”的情境画卷铺陈开。一幅幅字画、一处处造景,将空间和艺术融为一体,让这方天地更具文化底蕴。
EASTERN & MODERN
东方美学
现代质感
入口以低调的形式迎接各方宾客,从这里开启欢聚的前奏。简约的设计笔触糅合传统的东方气质,引领着宾客们徐步向前。
现在竞争激烈、社会变化快,也意味着人生中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对交往人群的选择非常慎重,这在政商高端人群中表现尤为突出。故高端人士对餐饮空间更为注重私密性和亲近感的氛围营造,在独立、安全的包间,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社交距离。
诗人杜甫曾在《月夜忆舍弟》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自古至今,中国人骨子里对“家庭团圆”都有着深层次的向往。我们怀揣着东方情怀,结合现代材质及设计手法,以具象的圆桌、圆形灯具等寓意“团圆”,进而呈现出一种精神归属。
沿着廊道,一步一步沉入自然感氛围之中。通过采用杜邦纸,提升空间的采光性,光影在这里游走,于变幻中展现出“闲庭信步”的雅意。
被各种科技、精致包围的现代人,到达陶公馆鄱湖鲜,从入口至中堂,目之所及都是与室外建筑相割裂的空间形式,从第一视觉面就能发生情绪上的转换,能够让就餐人群的脚步慢下来。“四水归堂”及静立的结构柱,有“迎客入座”之意,又赋予空间更多人文内涵。
茶,作为文化与社交的连接点,浓淡之间关联着生活习惯及精神诉求。我们在包厢内都布设了茗茶区,予以就餐人群一种闲适、放松的状态。相聚于清幽的包厢中,品珍馐佳肴,升腾的热气为整个就餐空间注入灵魂,将人间百味融于诗情画意之中。
在室内灯光的设计中,我们尽可能还原自然光对于空间的影响,提升体验感。明与暗,虚与实,糅合交织出空间光影的韵律,渲染出静雅的氛围,置身于其中,过滤掉焦虑的情绪,享受当下的轻松愉悦。
“享饮食宴乐,人生之两需”
每一处包间场景,除了强调优雅简洁下的私密性,也是在陈述用餐过程中仪式感。恰到好处的空间尺度,包裹着未经打扰的舒适感,各位宾客在此交汇彼此的情绪,达到最佳的用餐体验。
现代餐饮空间更为注GAT TOGETHER
推杯换盏
觥筹交错
重私密性和亲近感的氛围营造,在独立的包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社交距离。
陶公在《饮酒》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即使在享受田园闲适生活的境况下,太阳落山后亲朋好友仍然有着相约归来相聚的迫切心情。自古至今,中国人骨子里对“亲人团圆”都有着深层次的向往。我们怀揣着东方情怀,结合现代材质及设计手法,以具象的圆桌、圆形灯具等寓意“团圆”,进而呈现出一种精神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