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方照明研究所



作品说明
- 项目类型:零售
- 项目地点:厦门市
- 建筑面积:118㎡
- 项目造价:300000万元
- 主案设计师: 陈见璜
- 参与设计师:陈见璜
- 竣工时间:2022-01-01
- 设计机构:叁颉设计
票数 : 4
- 项目定位:作为八次方设立其第一家实体店,设立目的宗旨和选址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的考量下去促成,依托其“期待光的温度”的品牌理念,设计中融入一个可以思考的生活选项和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探索,旨在运用深化照明设计去提供客户更好的照明与空间关系的体验。
本案空间设计协同照明设计通过实验性的探索去发掘不同的照明方式和体验感,通过光作为一种能量的注入能赋予空间其生命力,创造出无限可能。因此,在这个‘Indefinite/无既定’的光之空间中没有设定任何既定路线,人们只能通过‘光的引导’探寻空间的每一角落。设计中采用了点、线、面的基本几何形态,让人们切断现实的关联性,进入一个纯粹由光构建的虚拟空间。 - 空间意境:室内使用几何体块构建,打造出纯粹的光影空间。舍弃了装饰性的元素和标示性的设计,让人少了既定思维,模糊了空间的界限。不同尺寸的方形体块分布在展厅的各个区域,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比例,通过光照渲染形成漂浮错落的失重错觉。漂浮平台上布置了展示冲孔板,光线从孔洞中的亚克力棒传射出来,借由颜色明暗的变化形成波动起伏的点状律动。
八次方照明研究所,以“解构重组”为概念表达了品牌理念“探索光的无限可能”。漂浮于空中的光盒子,犹如一个发光的生命体,有节奏的呼吸着光的明暗,引导人们进行一场光的探索。空间设计模拟了开放,半开放,封闭式的不同类型的空间比例,去创造一个近似的空间感官,同时造型是不去具象化,用几何形态去表现,让客户更好的关联自身空间和现场的呼应,再去感受现场灯光的模拟测试。
此外,空间主要的设计语音通过结构、材质和灯光三种主要元素的不同形式与组合,诠释、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体验。结构上,通过切割,拆解空间中的几何体块,以不同大小组合形态,分布在室内提供不同的平面与间隙让光线穿透其中,辐射不同空间形成关联与渲染出不同的层次。运用高反射的材质,如地面瓷砖、透明玻璃和黑钛不锈钢反射与折射出空间不同的维度和层次感。最后以多元的照明方式,让光作为灵魂主角通过不同的颜色、光亮和动态的变化去渲染整个空间。 - 空间布局:项目从入口开始就开始对空间结构进行结构重组,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光之空间,延伸至室内使客户感官上感受到纯粹光在空间的流动,并追寻着光的痕迹去探索空间的每个角落。设计希望客户能在寻找光的过程感受到不同光的温度和维度。
基于探索光的主题,我们刻意的隐藏了入口和出口,让人一进入室内,一眼望去的是漂浮在空中的光盒子,透过它的窗口透散出来的灯光带律动的,会呼吸的光,像个有生命一样的光盒子。连接它的是一个天梯,我们相信人的本能会被这个生命体所吸收进而寻找进入光盒子核心的路径。也顺应开启了客户进行一场光的旅程,结合店员专业的讲解,去了解自己选定的的灯具,甚至参观过程中还能发现可以替换或加配的灯具。
为了不侷限销售空间发展,店内进行许多实验性的照明测试,期望透过灯光串联不同主题活动,如艺术展览、座谈等,创造更多可能性;另外品牌也整合网路渠道微信,鼓励消费者跨通路消费,无论线上线下都能获得一致的服务体验。 - 设计选材: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大量的与本地供应商合作并采购了当地的产品,以减少碳痕量,并使用回收的木材作为建筑空间的主要材料。除了使用环保材料外,我们还建立了一种新的可持续的零售策略,有利于社区和环境。与需要临时展览和出版空间的选定艺术家和组织共享场地。该商店不仅可以作为商业需求的照明展示厅,还可以成为当地社区的学习和分享平台,并部分教育人们的照明知识和应用。
- 用户体验:有别与传统的照明灯具零售空间,展厅更注重灯光的沉浸式体验,这让选择灯具的过程不再枯燥。并且展厅与智能配置,模拟出不同的场景体验也让空间的照明效果有不同的场景呈现。最后与不同平台的设计师,艺术家开办的策展分享活动也活化了本地社区,让本地社区有了一个体验设计文化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