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里希再生医学中心



- 项目类型:办公
- 项目地点:上海市
- 建筑面积:1900㎡
- 项目造价:620万元
- 主案设计师: 李秀儿
- 参与设计师:胡万权、朱俊、潘怡雯
- 竣工时间:2021-12-22
- 设计机构:上海尚窗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 项目定位:设计师从生物科学角度出发,在细胞中寻找,以在空间中置入细胞构件的方式,结合空间动线与层次,打造一个兼具接待、诊疗与办公为一体的医学中心。
- 空间意境:设计师选择大众都看得懂的 DNA基因链和细胞分裂的图形, 演化出大型镜面不锈钢装置,同时作为空间分割的围合。化体为面,化面为线,从大厅向诊疗区的延展,变成护士站与疗区走道的平面图形天花灯带,像宇宙,星光灿烂,其中深藏着生命运动的伟大力量。 接待大厅通过流线型的空间规划与细胞装置,结合材质与灯光,形成虚实的不同围合。
- 空间布局:根据原始建筑特性, 基于整个楼面被业主拿下的条件,设计师提出拆除原消防通道走廊,将消防通道功能与整体空间动线一起考虑,并取得与物业和消防部门的同意。针对业主的功能与需求,结合原始建筑特性,锁定接待、诊疗、办公三个区域在空间里的大致位置。切割出一条转折变化兼具消防通道功能的主动线,蜿蜒生动的内循环路线。
- 设计选材:再生医学意味着新生。设计师引入极易养护的绿植品种为室内造景,让它们的自然之美与严格把控下的材质和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为空间注入象征活力的绿色,也是缓解治疗紧张感的氛围道具。基于业主方希望体现企业实力,在整体选材上都质感与品质的同时注重经济性。很多家具都是由空间设计独立为该项目空间设计开放定制,在用材上巧妙控制,既能满足空间设计的整体气氛与功能需求,同时经济又实惠。
- 用户体验:从试运营到正式接待国内外不同的客户与团队,业主与用户都觉得该设计用心、细腻、人性,为范德里希品牌打造了一代成功全新的形象。
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 设计师从生物科学角度出发,在细胞中寻找,以在空间中置入细胞构件的方式,结合空间动线与层次,打造一个兼具接待、诊疗与办公为一体的医学中心。
01 场地条件 本案选址在一座甲级写字楼,一个标准的现代高层建筑,“回”形建筑结构,中间是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核心筒,中间是“回”形一圈的消防通道,外围是分割好的独立办公室与落地玻璃幕墙。
02 设计思考与策略 一、建立区域与动线: 根据原始建筑特性, 基于整个楼面被业主拿下的条件,设计师提出拆除原消防通道走廊,将消防通道功能与整体空间动线一起考虑,并取得与物业和消防部门的同意。针对业主的功能与需求,结合原始建筑特性,锁定接待、诊疗、办公三个区域在空间里的大致位置。切割出一条转折变化兼具消防通道功能的主动线,蜿蜒生动的内循环路线。
二、置入细胞构件: 设计师选择大众都看得懂的 DNA基因链和细胞分裂的图形, 演化出大型镜面不锈钢装置,同时作为空间分割的围合。化体为面,化面为线,从大厅向诊疗区的延展,变成护士站与疗区走道的平面图形天花灯带,像宇宙,星光灿烂,其中深藏着生命运动的伟大力量。
DNA基因链和细胞分裂图形装置
接待大厅
03 空间叙述 电梯厅入口
接待大厅
接待大厅 接待大厅通过流线型的空间规划与细胞装置,结合材质与灯光,形成虚实的不同围合,为空间功能创造便利, 同时达到第一视觉冲击感及品牌形象的输出目的。 由于大厅的跨度长,会让空间略显扁平化,将局部吊灯做成镜面,折射出地面,视觉上扩高空间。
大厅靠核心筒建筑墙体用整片灯膜海报装饰,既能给暗区补充照明,同时能展示医学中心的团队与实力。
大厅水吧
装置
诊疗区以私密、服务为导向,小弯大直的动线可以缓解走廊的狭长感。
护士服务区 护士服务区开放与半开放结合,护士站的位置是空间中最佳服务辐射点。
诊室区域在入口的前区, 疗室在整个空间的后区,走道地面铺设地毯,保证静怡私密性。
诊疗区走道
诊疗区走道
诊室
诊室
诊室
疗室
疗室 再生医学意味着新生。设计师引入绿植景观,让它们的自然之美与严格把控下的材质和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为空间注入象征活力的绿色,也是缓解治疗紧张感的氛围道具。
疗室
VIP疗室
VIP疗室
办公区入口 办公区域的接待与等候功能集中到接待大厅,办公区只在入口设计形象隔断墙。
开放办公区
开放办公区
开放办公区
开放办公区
办公区走道
办公区走道
办公区走道
茶水间
茶水间
大会议室
大会议室
大会议室
小会议室&茶室
独立办公室
独立办公室
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