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TONE



作品说明
- 项目类型:住宅公寓
- 项目地点:南京市
- 建筑面积:120㎡
- 项目造价:70万元
- 主案设计师: 王建涛
- 参与设计师:孔维伟
- 竣工时间:2022-09-09
- 设计机构:知也空间设计
- 项目定位:家,像黑白琴键上的半音和全音。有时候紧密,也需要适当的距离。就像生活需要烟火,也需要诗意。协调的关系,才能让生活演奏出动听的乐章。
这是一套位于南京主城的二手房,业主一家是一个”3+2”结构的5口之家,除了业主夫妇和正在念高中的女儿外,还有两只可爱的猫咪。第一次见到房子时,内装是略显繁重的欧式风格,加上原始结构层高比较低,让人在空间内显得很压抑,这是我们的改造工作首先也是最重要解决的问题。
建筑大师斯卡帕曾经说过,“一旦问题被捕捉到,事情就开始运转了“。 - 空间意境:设计对本案所有思考的出发点源于空间本身结构与平面的固有问题,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时刻不能忘记为业主的生活留下诗意的空间,让他们能随时随地慢下来,享受生活。
- 空间布局:门厅 / 几何叙事
Geometric Relation
直线、曲线和圆构建了门厅的叙事关系。门厅的空间不大,拆除原先的入户门洞后,门厅被纳入室内,入户的纵向视线一直延伸到客厅阳台,镜面又给空间加以横向延展,强化了空间透视的立体感与层次感。曲面的处理消解了线条的硬朗,呼应了餐厅顶面的弧形设计,同时保护了客餐厅的私密性。
两个大小不一的圆洞,像一个有趣的取景器,让每一瞥都能发现生活里全然不同的视角。
------餐厅 / 形式植根结构
Form Is Rooted In Structure
有人说,形式并不追随功能,而是根植于结构与平面,但它们又源于或服从于它们必须遵从的功能。
原始结构中,餐厅吊顶是造成室内压抑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保留中央空调的功能,设计师将吊顶做成弧形的艺术处理,这种线条的延伸感构成了一种强烈的空间张力。
业主不常在家做饭,因此餐厅抛弃了传统圆桌,定制一体式餐岛台,更适合一家三口的用餐需要,平时这里也可以作为超长的办公桌,父母和孩子可以在这里共同办公、学习、阅读、聊天,享受亲子时光。餐岛台选择了透明的亚克力材质搭配象牙白岩板,餐椅同款亚克力材质的TOBIAS椅,更显精致的高级感。
旁边是一个隐藏式双开门冰箱,矮柜操作台面正好摆放业主喜欢的咖啡机和唱片机。闲暇时光,在悠扬的音乐里,亲手制作一杯手冲,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客厅 / 形式语言
Formal Language
客厅空间的原始条件已经确定出它的基本原则,设计师几乎只运用了黑白两色勾勒空间,大面积的白色形成现代主义的空间风格,对空间加以扬长避短;再利用黑色元素形成“单刀直入”式的视觉冲击,节奏分明,低调又自信。
设计对光的运用,同样谨慎周到,点线面的铺陈,让家的仪式感无处不在。设计师的创造力也在对空间持续地、多维度的思考与推敲中逐渐成型。
------干区 / 动线重构
Moving Line Reconstruction
本项目中,原始平面并没有特别的亮点,空间秩序较为平庸,尤其是公共区域的空间关系过于独立割裂,互动和使用的体验都不能适应业主“3+2”式家庭结构的居住需要。亟待通过平面组织进行扭转,构建出全新的动线机会。
设计师将卫生间一分为二,高频使用的洗手台完全独立出来,同时对厨房和书房的部分空间进行改造,重新梳理了干区、卫生间和厨房的动线,将原本的单一动线转化为多层次关系,丰富生活的仪式感和场景体验。
------书房 / 开放自由
Open And Freedom
书房原先只有一扇房门,拘谨于次卫干区,封闭式的格局几乎与公共区域没有任何互动。设计师对干区动线重新梳理后,将书房与客厅的共墙也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两扇可以完全打开的玻璃推拉门,丰富了空间的互动性,多功能房的设定也能满足家人不同的使用需求。
------主卧 / 理性纯粹的共鸣
Pure Resonance Of Reason
黑白的语言在主卧再次得到淋漓的运用,金属、木质、玻璃,相同色系不同材质的组合,线与面的呈现,最后用暖色光中和了黑白的冷气,一气呵成又有着丰富的层次。这样的空间,不依附流行,将人从喧嚣中隔离,给人一种理性、纯粹的共鸣。
------次卧 / 简单专注
Simple & Focus
次卧室是高中女儿的房间,陈设只有简单的学习书桌、床和衣柜,装饰选择了女儿喜欢的粉色,此外几乎省去了所有干扰的元素,给孩子营造一个专注的学习生活空间。
次卧室外是一个休闲阳台,这里也作为家里的家政空间使用,白天孩子上学时,就可以进来处理洗晒的家务。晚上,孩子学习累了,也可以在这个空间稍作活动休息。
- 设计选材:墙面采用大面积的艺术涂料,环保经济。
- 用户体验:客户虽暂时未入住,但每次到这个环境里,都是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