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拾空间设计办公室



- 项目类型:办公
- 项目地点:成都市
- 建筑面积:100㎡
- 项目造价:15万元
- 参与设计师:廖述恒
- 竣工时间:2021-09-30
- 设计机构:成都序拾空间设计
- 项目定位:对空间的梳理,是从无序到有序的归置
- 空间意境:非对称平衡:建筑立面通过分割的区块形成不同的“密度”,各自形成自己的视觉重量,在非对称的解构里,达到视觉重量的平衡
虚实:立面玻璃的运用能保持视觉延申,形成半开放的格局,光线透过方孔砖映射出一个排列有序的”虚量体“,让空间更有层次。
阶级与层次:对空间横向和纵向的切割,块面的重新组合,确认了空间的特质,不同层次的存在,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维逻辑,也回应作为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设计理念:建筑与自然共生。
建筑与空间应该与自然共生,不被时间淘汰,而是在时间中生长,留存时间的温度与人的情感。
从建筑角度出发,原建筑外观是黑色大理石,门是面向西方下午光线非常充足,我们希望在现代建筑中寻找一种与自然情绪共生的形态,利用光与原生态的材质来表达。
光——有光的空间,才会感觉幸福。光本身不会变化,加上不同的物体形态便有不同的影子,加上不同的折射角度便能看到不同的色彩。 - 空间布局:设计从功能出发,洽谈区、吧台区、材料展示区、学习交流区、办公区、文印区、艺术品展示区.....把这些全部的功能都作有序的布置,同时空间应该是互通的,他能感受光影的交错、四季的变化、情绪的流动。两层楼的空间,对功能区做了细致的分割,一楼主要是对外展示和接洽,二楼主要为工作区,利用挑高部分对一楼和二楼作了互通设计,增加空间与人的交流,建筑体大面积的采光面,也让空间得到极致的延申,让空间舒适而自然。
- 设计选材:材质——运用材质最本真的色彩来填充空间,红砖的粗犷的肌理和颜色还原了泥土的色彩,让人用最简单的方式与自然亲密接触,与自然共生,空间在自然中生长。
- 用户体验:舒适的办公空间让人有极其强烈的归属感
设计思路:对空间的梳理,是从无序到有序的归置。 设计从功能出发,洽谈区、吧台区、材料展示区、学习交流区、办公区、文印区、艺术品展示区.....把这些全部的功能都作有序的布置,同时空间应该是互通的,他能感受光影的交错、四季的变化、情绪的流动。两层楼的空间,对功能区做了细致的分割,一楼主要是对外展示和接洽,
二楼主要为工作区,利用挑高部分对一楼和二楼作了互通设计,增加空间与人的交流,建筑体大面积的采光面,也让空间得到极致的延申,让空间舒适而自然。
非对称平衡:建筑立面通过分割的区块形成不同的“密度”,各自形成自己的视觉重量,在非对称的解构里,达到视觉重量的平衡
虚实:立面玻璃的运用能保持视觉延申,形成半开放的格局,光线透过方孔砖映射出一个排列有序的”虚量体“,让空间更有层次。
阶级与层次:对空间横向和纵向的切割,块面的重新组合,确认了空间的特质,不同层次的存在,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维逻辑,也回应作为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设计理念:建筑与自然共生。 建筑与空间应该与自然共生,不被时间淘汰,而是在时间中生长,留存时间的温度与人的情感。 从建筑角度出发,原建筑外观是黑色大理石,门是面向西方下午光线非常充足,我们希望在现代建筑中寻找一种与自然情绪共生的形态,利用光与原生态的材质来表达。
材质——运用材质最本真的色彩来填充空间,红砖的粗犷的肌理和颜色还原了泥土的色彩,让人用最简单的方式与自然亲密接触,与自然共生,空间在自然中生长。
设计从功能出发,洽谈区、吧台区、材料展示区、学习交流区、办公区、文印区、艺术品展示区.....把这些全部的功能都作有序的布置,同时空间应该是互通的,他能感受光影的交错、四季的变化、情绪的流动。两层楼的空间,对功能区做了细致的分割,一楼主要是对外展示和接洽
二楼主要为工作区,利用挑高部分对一楼和二楼作了互通设计,增加空间与人的交流,建筑体大面积的采光面,也让空间得到极致的延申,让空间舒适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