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佑简科技:共生理想



- 项目类型:办公
- 项目地点:苏州市
- 建筑面积:320㎡
- 项目造价:60万元
- 参与设计师:许京、叶新宇
- 竣工时间:2022-08-31
- 设计机构:苏州青藜设计
- 项目定位:甲方公司致力于创新型穿戴医疗电子行业,穿戴医疗电子产品具有可持续性、可移动性及可交互性等特性,推行人机合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基于对甲方公司业务特性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这实质上也是在探索人与自然、科技的共生,因此在本案设计中,“共生”便是我们的核心设计理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内部与外部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传统与科技的共生,分别对应空间、人以及材质。
- 空间意境:整个风格定位为现代极简风格,注重室内与室外元素、人文与自然元素、传统与科技元素的融合碰撞,追求异质文化元素的共生理想。
- 空间布局:在平面布局中,我们将原先位于外立面的大门内退,构建出一个“灰空间”,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空间界限,达到室内外的融合共生。进入室内,门厅处设置绿植景观隔断,既起到玄关功能,又梳理了人流动线。门厅连接的主过道将独立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区一分为二,虽然功能有分区,但无论是办公室的无框玻璃隔断、通顶玻璃门、主过道的镂空铁艺装饰柜还是会议室的极窄边框玻璃中轴门,无不是在有意识的弱化不同功能区的界限感,将空间做到极致通透和自然衔接。
- 设计选材:本案涉及到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抛光地坪、spc地板、玻璃、木饰面以及杜邦纸。地面的铺装主要分为水泥抛光地坪和spc地板,一半是传统,一半是科技,两种不同材质的碰撞带来差异美,衔接处极窄的收边条为粗犷的地面增添一份细节美。我们在“灰空间”的形象墙、前台以及综合办公区的员工位隔断上均采用了新型装饰材料杜邦纸。这种装饰材料集合了纸张、薄膜和织布的特性于一身,防水、透气、轻盈、耐撕扯、纹理触感独特且环保可回收再利用,其本身即是传统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在这个空间中承载了我们最核心的设计理念。
- 用户体验:目前客户对整体设计风格及创新性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新型装饰材料的使用以及灯光氛围营造方面比较满意,客户的一些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参观过后均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将原先位于外立面的大门内退,预留出尺度合宜的“灰空间”,以开放的姿态模糊空间界限,展露出内部与外部融合共生的和谐意义。
檐下左侧的黑色装饰立柱由一根废弃路灯杆演变而来,深刻体现着可持续理念,同时以型、色、势平衡了空间重心,稳定且别致。
门厅处的雕塑《RAIN》源自于乌克兰雕塑家 Nazar Bilyk ,雕塑本身即是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Bilyk所说“雨滴代表他自己和他与整个世界的对话,这是他收到的答案”。
仿照传统建筑中的天井结构,通过吊顶内凹和软膜天花的方式,于入口“灰空间”和室内景 观区引入自然光,进一步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创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好叙事。以绿植景观作为隔断,兼具分聚人流和玄关功能。
接待区采用新型装饰材料杜邦纸,承续于“灰空间”的形象墙,而后传递给综合办公区的员工位隔断,其以独特的纹理、触感及美感,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特性,完美融合了传统与科技,再次点明了“共生”的主题。
步移景异,从门厅开始,共生所表达的情态与内涵便顺流至空间深处,并向四周蔓延,让置 身其中的人、物、景、光自在地交流。在绿植景观区布置高低错落的天然石块,将自然之作与人亲密串联。
门厅与主次过道之内包含了三个重要节点,是人流必经的枢纽站,枝繁叶茂、绿意葱葱的植物,正散发着来自旷野、溪流、土壤的灵气,无声无息,却又精准无误地消解了沉闷枯燥的办公气氛,唤醒了空间活力。
地面铺装以水泥抛光地坪和spc地板的组合演绎传统与科技的共生。粗犷原始的混凝土立柱和纵横穿插的顶面木梁在不同材质区域融合互补,充分展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太极融合之道,同时强化了空间的纵深气韵。
综合办公区与独立办公室一分为二,穿插镂空铁艺装饰柜、无框玻璃隔断、通顶玻璃门与极窄边框玻璃中轴门,力求弱化场域之间的边界感,强化空间的极致通透和自然衔接。
深谙玻璃蕴含的特质,将之作为隔断和背景,注入开合功能,为综合办公区与综合会议室建立起沟通“桥梁”,又携一定的私密性,搭配禅意盆景,升华了综合会议室的庄重感与仪式感。
黑与白,是世界的本质,透过人的观察与感知,才让色彩与动态形成了“灰”的部分,室内甄选的家具、装饰画、落地灯无一例外都是这一深层奥义的体现。合围场域,消弭声响,以木为主导,酝酿出沉静的气氛,益于集中精神,高效办公。
利用科学的几何分割手法,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集办公功能与天井景观于一体,紧而不怠,松而不散,惬然有致。
原始平面图
平面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