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定位:业主一家现在长居于郑州,家中老人不习惯城市的生活节奏,渴望回到老家生活。本案老宅位于河南信阳市周河乡胜利山村,村子整体居住环境已十分衰颓破败,全村仅有几个老人留守,老宅也无法满足日常起居的需求。设计师基于对乡村更新的一个视角,从乡土记忆、乡愁情怀、家园精神、根源传承的维度,试图以此项目满足老人居住需求的同时,为他们的后代留下关于家乡的美好回忆,呼吁更多人关注到乡村的焕新与发展。
真诚且朴实,是埂上设计最本质的部分,他们一贯坚持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核心理念,构建独特场域、营造审美体验。老宅的改造与更新,通常是一种固定了命题的创作,复古修缮还是当代更新?因地制宜循环利用还是大刀阔斧全面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思考地理与自然、人文与价值、居者与生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专业上的技巧和复杂性也许很难一一表述,但最终呈现出的空间效果和体验,传递给居者热爱生活的动力、感受生活的活力、表达生活的想象力,而这正是埂上设计擅长且在本案中践行的 —— 兼顾专业深度、艺术高度,诠释人、空间、自然环境间亲密无间的联结,在回归中焕新。
老宅的新生,不仅在于视觉外观上的脱胎换骨,亦关乎乡土精神的内在始终如一。埂上设计最初希望能解决掉这个村子不适宜人们居住的问题,并通过这个房子带动原来的村里人重新修缮老宅,将一片颓唐的荒村焕新为可开掘文旅可能性的原生态乡村景区,将在地自然资源、文化价值、精神领地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 空间意境:在建筑设计上,埂上设计基本沿用了当地的传统形制,更多的是完善现代的功能,同时为了保留居者在这个房子的历史印记与过往回忆,门楼、台阶、围墙等的石头和旧砖,都是从原来的老房子拆下来重新梳理、垒砌,每一块都承载了旧时光。设计师看似随意地在围墙上抽走了数块石砖,同时布设暖黄灯带,光影从不规则的缝隙间透漏出来,模糊了内外界限。
- 空间布局:门楼连接了外部与庭院,设计师从完善功能的角度,将这个过渡场域作为玄关而运用。设计以巧与拙、古与今、新与旧的对比,营造庭院的观景视角,有庭有园,有石有树,水汽氤氲,意境胜佳。
在空间内部,埂上设计从原来的坡顶结构中获取灵感,以当代手法演绎木梁交织的坡顶,作为天花的亮点和特色,传统与当代并存。“尽管这个房子主体是由混凝土构成,我们还是希望空间保留坡顶的感觉,有梁结构的秩序美。”湖蓝调的半围合亚克力屏风,将客厅格调统摄在清雅与隽逸之间,搭配雅白的布艺与水墨的形式,更添意境。 - 设计选材:埂上设计注重结构与材料、工艺与细节、形态与光影间的互动,坡顶的木梁结构延续在卧室设计中。背景墙由大幅花鸟刺绣画和传统窗棂形制的原木组合而成,此中意境,恰似推门入自然,栩栩如生的鸟雀、清芬扑鼻的花林映入眼帘。同时暖棕的设色与村里的柿子树遥相呼应,从自然中来,到具象的生活中去。银杏枝、柿子都是设计师从周边自然环境中取材的摆件,与院中的芭蕉树自然相映。
- 用户体验:在距离这栋老宅完全落地近四个月的时候,整个村子的性质也开始在慢慢转变,这座老宅的改造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他们希望业主能将房子旁边的建筑也更新一下,为后续开发适合当地的乡村旅游模式做铺垫。同时,设计师在回访的时候也发现,其他人家也开始准备重新修建村里的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