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新生



- 项目类型:别墅
- 项目地点:南京市
- 建筑面积:320㎡
- 项目造价:6000000万元
- 参与设计师:张丽、瞿芸菲、周健
- 竣工时间:2019-07-01
- 设计机构:南京素空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 项目定位:别墅原为二层结构,青砖外墙,灰色屋檐,上下两层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三房套间。总计套内面积320㎡,庭院面积750㎡。庭院渐次荒芜,杂草丛生,显然空置了许久。雨水侵蚀的砖墙低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横梁屋脊交集间,斑驳的木质楼面是这百年时光的印记。由于这幢宅邸属于历史重要保护建筑,想要移动院内的一草一木均需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且不允许对建筑结构进行随意改动,这在无形中为施工过程增添了许多困难。由于年久失修,许多木质结构已经腐化,我们接手这幢老洋房第一件事就是对建筑主体进行结构加固。
- 空间意境: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树影垂撒的光斑映照小院,光影交织给无形的时间与空间赋予可视感。当下浮华已去,旧光阴的底色氤氲了岁月,只余阳光透过百叶蔓延至整个空间的宁静。
- 空间布局:在维持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加设智能螺杆无机房电梯,设身处地为居住者考虑未来的使用需求,朱红色钢材与深棕色实木和谐相融,更为复古空间增添了一丝科技感。区别于前院的起居主楼,后院的小楼以餐饮功能为主。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会客餐厅,不执著固守于旧式庖厨,现代化的厨卫设施为屋主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庭院的布局上,考虑后期停车的便捷性,仅从广东特地寻来的三头罗汉松,神韵清雅挺拔,自有一股雄浑苍劲的傲人气势,与庄重肃穆的老宅尤为契合。自栽下后,一屋一树仿若多年未见的老友,垂垂老矣的旧建筑因被注入丰盈的生命力而有了活气。
- 设计选材:面对历史建筑改造这道难题,我们需要具备更加专业而严谨的态度。我们通过对测量图纸的不断推敲,设计细节的反复斟酌,从原建筑的悠久历史中汲取灵感,着手空间的改造构想。在不过度程式化空间的前提下,提出一个现代化的空间概念,寻找历史建筑与现代文明的平衡空间。通过优质的材料和建造技术,打造出一个符合主人习惯、高效可靠且持续耐久的居住环境。
- 用户体验:夜幕低垂,窗户散发出的微黄光晕如明月辉映,耳边隐约传来旧式黑胶唱片的悠悠歌声。恍惚间以为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见证时代更迭的宅邸恢复了昔日的荣光,在新时代续写着她的故事。
民国建筑承载着南京的历史与记忆,是城市整体风貌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文价值不可估量。南京的民国别墅约有上千栋,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别墅的主人丢下它们四散逃逸了,曾经荣耀的宅邸摘掉花环后显得光秃而衰败,如今它们重新被重视起来。我们有幸承接了一幢房龄80多年并被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的别墅对其进行修缮与改造,本文即讲述这幢年久失修的老宅是如何重获新生的故事。
别墅原为二层结构,青砖外墙,灰色屋檐,上下两层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三房套间。总计套内面积320㎡,庭院面积750㎡。 庭院渐次荒芜,杂草丛生,显然空置了许久。雨水侵蚀的砖墙低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横梁屋脊交集间,斑驳的木质楼面是这百年时光的印记。
从广东特地寻来的三头罗汉松,神韵清雅挺拔,自有一股雄浑苍劲的傲人气势,与庄重肃穆的老宅尤为契合。自栽下后,一屋一树仿若多年未见的老友,垂垂老矣的旧建筑因被注入丰盈的生命力而有了活气。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树影垂撒的光斑映照小院 光影交织给无形的时间与空间赋予可视感。
当下浮华已去,旧光阴的底色氤氲了岁月。只余阳光透过百叶蔓延至整个空间的宁静。
在维持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加设智能螺杆无机房电梯,设身处地为居住者考虑未来的使用需求。
朱红色钢材与深棕色实木和谐相融,更为复古空间增添了一丝科技感。
踱步于时间的回廊,伴随着木质的温润,走过镂空的栅格。
拾阶而上,到达的是主人静怡雅致的卧室。
充分体察居住者的感受,摒弃矫饰与刺激感官的色彩。
回归温润自然的空间调性,在床品的选择上,属意舒适的质地与触感。
悠闲的冬日午后,躺在宽敞的浴缸中泡汤养生,居住者与环境的对话如静水流深。老洋房也能享受现代舒适生活。
区别于前院的起居主楼,这幢小楼以餐饮功能为主。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会客餐厅,不执著固守于旧式庖厨。
现代化的厨卫设施为屋主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夜幕低垂,窗户散发出的微黄光晕如明月辉映,耳边隐约传来旧式黑胶唱片的悠悠歌声,恍惚间以为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见证时代更迭的宅邸恢复了昔日的荣光。在新时代续写着她的故事
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