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盒子把家变大



- 项目类型:住宅公寓
- 项目地点:上海市
- 建筑面积:80㎡
- 项目造价:64万元
- 参与设计师:史鹏巍
- 竣工时间:2021-07-01
- 设计机构:史鹏巍天马工作室
- 项目定位:这套作品里,业主是传统的三口之家,需求并不复杂,但需要设计上的一些新意。如果按往常的做法,就是设置玄关、客厅、餐厅的组合,收纳等功能都往墙边靠。
但是,为了做出新意,把进门玄关的部分做成了一个盒子,将那些分散的功能需求(玄关、收纳、冰箱、展示等等功能),都集中到了这个盒子里来。盒子的出现让整个玄关区域形成了回游动线,其他空间就没有硬性的阻隔,整体是个很开放的状态。
- 空间意境:无主暖光灯的选用极大提升了家中简约并带有温暖色彩的氛围。
- 空间布局:利用承重墙打造四个功能的集成盒子,令公区空间显得更加开阔。
- 设计选材:极简折叠门的应用更进一步将空间利用率提高。
- 用户体验:已经入住一段时间了,现在越来越喜欢
这套作品里,业主是传统的三口之家,除了要把家里做得开阔、好打理以外,需求并不复杂。最普通的做法,就是设置玄关、客厅、餐厅的组合,收纳等功能都往墙边靠。但是,如果只是这种毫无新意的做法,必然不会是热爱探索、喜欢创新的水瓶座男业主心中所想。要让建面只有80平的家看起来就像将近200平的样子,还要用心规划。
原始户型还算方正,得房的程度挺高,自南向北的动线基本是通透的,采光和通风都很优秀。然而: 1. 进门迎面的承重墙,用曲面玻璃跟厨房连接,愣是把入户右手边的空间隔断开了,再往右两步就是小阳台。这块地方说大没法用,说小也挺宽敞,就这么被浪费了。 2. 全屋只有一个卫生间,而业主夫妻与孩子每天一早洗漱方便总不能都凑一块,且因为业主不希望洗完的衣服再晾进主卧的阳台上,洗衣区也成了强需求。 3. 因为有在家办公的需要,夫妻两人都希望有一个独立办公的区域,而孩子正值小学,也需要独立的学习区域,但全屋只有两室空间,要变出一间宽敞的书房都难,何况三间。
为了让这个方正的户型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我们把改造重点放在了入户的这块地方。我常常说,不论什么户型,遇上家庭结构涉及两代及以上的,首先一定要考虑的就是收纳,收纳,收纳!尤其本案业主,小主人正值小学,将跨越多阶段的成长期,一家的需求与喜好也会在几年内有很大变化,因此大收纳便是重中之重,还得让空间整体保持简洁。因此,主要的改造即如下两点: 1. 以入户承重墙为始,我们打开了右边的曲面玻璃,在这个空间做了一个“大盒子”,把玄关、陈列架、冰箱、储物间集成到了一起,打造回洄游动线,为客餐厅腾出更多空间。 2. 右边小阳台打开,与室内连通,便有了带着落地窗的书房。 这样的布局打开以后,采光和通风都得到了最大化,平面上看,视线没有遮挡,空间上也更加显大。中小户型的朋友都可以借鉴这样的布局,让让横向和纵向的动线尽量拉直、拉长,视觉上有了纵深的效果就会让空间显得大很多。 至于将墙面用收纳柜拉平空间、卫生间变为四分离避免早晨打架、主卧室阳台包进室内加大采光等手法,都是基本操作,无需过多赘述。
一入户就能看到这面由原始承重墙做成的玄关,中间的凹陷部分天然形成一个壁龛,用于陈列业主的摆件玩偶。 以玄关为界一分两边,左侧是客餐厅,右侧则是原小阳台包进来的书房。
入户右手边放置的小型鞋架也能充当换鞋凳,收纳常用的拖鞋,与顶天立地的鞋柜区分开来,保证拖鞋不被污染。
书房的一半空间原本是工作阳台,被锅炉、洗衣机等设备占满了,而另一半原本被连着玄关的一道玻璃墙斜插占据,小小的夹角只能堆放杂物,造成空间浪费。打开隔墙、连通阳台后,空间变得方正,正是明亮书房的最佳地点。 办公椅背面,是大型木质洞洞板,棍子可以随意插拔,充当衣帽钩。这样大型洞洞板的优点,就是可以挂大件的衣物包包,比一般只用来挂钥匙工具的小型洞洞板更结实。
玄关望向书房
书房用了极简折叠门与外部做了区分,超薄玻璃可将落地窗的阳光引至玄关,将节省空间和增加采光发挥到了极致。打开门,书房便与外部无缝衔接,关上门,便是明亮而静谧的居心地。
这个角度,能看门折叠起来的效果,通透、轻便。 盒子的侧面是个隐藏的储物间,收纳能力Max!所有杂乱的工具、吸尘器、清洁用品等生活里的一地鸡毛,全都好好地被掩藏了起来。
走出书房,经过隐形储物间,长廊的尽头便是厨房和简餐区。
厨房用了白烤漆玻璃+长虹钢化玻璃的组合,与书房的折叠门一样,节省空间的同时可以增加采光。
很多业主有这个苦恼,怎么网上看人家做小白砖都很小清新很漂亮,自己家一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敲黑板:一定要对好缝!一定要对好缝!一定要对好缝!瓷砖铺贴本身就是十分考验技术的活,尤其是小块的砖,工作量更大,更考验师傅的手艺和细心。如果没有仔细对好缝,瓷砖接缝没有横平竖直,效果就非常丑。同时,瓷砖铺贴前可以先对照图纸,拿橱柜边缘线条作为参照,这样出来的效果就是瓷砖接缝与橱柜边缘平行,极大提升强迫症舒适度。 另一个省钱又提升颜值的方法,看地面瓷砖。这里用的是同样尺寸的两种瓷砖,现场切割一下再交错拼贴,比黑白格子有意思多了。
盒子的背面嵌入冰箱,与餐边柜组合,便形成了小型简餐区。咖啡茶叶小零食也能集中收纳进来。
从简餐区望向玄关
从简餐区望向客餐厅
拉远看看大盒子全貌
盒子的另一个侧面,是靠近餐厅的整墙成列架,摆满了业主夫妻收藏的玩偶摆件和书籍,同时充当了餐厅的背景墙。
拉进看,靠近玄关的区域,利用外墙的凹陷部位,我们也做了一组薄柜,收纳业主一家的鞋靴包包。
从客厅望向餐厅直达玄关,十多米纵深一览无余,舒适感拉满。
将大部分功能集成到这个“大盒子”以后,整个客餐厅区域变得更为开阔。
如果你家层高够高,也可以试试这种不落地的电视柜与收纳柜组合,上下留空的部分能为整个柜体组合营造悬浮的效果,挺仙气的,扫地机器人也好打理。
电视柜往落地窗延伸,则是一张简洁的办公桌,男女主人其中一方需要在书房独立工作时,另一方便可以到这里进行简单办公。有亲子作业时,也可以在这里跟小朋友一起完成,电视柜的一角加个座垫即可。
在过去关于吊顶的话题讨论里,我提到过,若是家里层高够高,可以尝试吊顶+线性灯的做法打造悬浮吊顶的效果。虽然本案沿用了吊顶里嵌入反光灯槽的做法,但不是做一圈,而是仅在沙发一侧拉过一条提升氛围感,照明已经足够。
超大幅极简移门将观景阳台与主卧室区隔的同时也更大程度纳入采光,打开移门便将两个空间整体打通。
从阳台望进卧室
为了解决业主早晨洗漱打架,主卧阳台另外设置了一个台盆,供男女主人使用。
从主卧室延伸出来,一直到儿童房内,是整面墙的收纳柜,真正做到不浪费一点空间。
小主人刚上小学,在家里的未来十年,将跨越小学、中学、高中几个阶段,需求与喜好都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除了收纳柜之外,需要尽量让大部分配置都是可活动替换的,方便日后改造。
有一节柜子凹进去了,没有做成平齐,想一下为什么。
原本的卫生间比较狭小,如果需要实现马桶间与台盆间分离,则可在墙内嵌入移门实现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这里的台盆水龙头,是业主专门选的松下一体式台盆,龙头可以变换出水模式,也能抽拉出来实现全方位清洗,有点像花洒,挺方便的。
马桶+台盆的隔壁,是盥洗+淋浴区。根据生活习惯,我们把洗衣区与淋浴区放到一起,方便业主沐浴时将直接换下的衣物放进洗衣机。 自此,卫生间四分离功能完成。
原始户型还算方正,得房的程度挺高,自南向北的动线基本是通透的,采光和通风都很优秀。然而: 1. 进门迎面的承重墙,用曲面玻璃跟厨房连接,愣是把入户右手边的空间隔断开了,再往右两步就是小阳台。这块地方说大没法用,说小也挺宽敞,就这么被浪费了。 2. 全屋只有一个卫生间,而业主夫妻与孩子每天一早洗漱方便总不能都凑一块,且因为业主不希望洗完的衣服再晾进主卧的阳台上,洗衣区也成了强需求。 3. 因为有在家办公的需要,夫妻两人都希望有一个独立办公的区域,而孩子正值小学,也需要独立的学习区域,但全屋只有两室空间,要变出一间宽敞的书房都难,何况三间。
为了让这个方正的户型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我们把改造重点放在了入户的这块地方。我常常说,不论什么户型,遇上家庭结构涉及两代及以上的,首先一定要考虑的就是收纳,收纳,收纳!尤其本案业主,小主人正值小学,将跨越多阶段的成长期,一家的需求与喜好也会在几年内有很大变化,因此大收纳便是重中之重,还得让空间整体保持简洁。因此,主要的改造即如下两点: 1. 以入户承重墙为始,我们打开了右边的曲面玻璃,在这个空间做了一个“大盒子”,把玄关、陈列架、冰箱、储物间集成到了一起,打造回洄游动线,为客餐厅腾出更多空间。 2. 右边小阳台打开,与室内连通,便有了带着落地窗的书房。 这样的布局打开以后,采光和通风都得到了最大化,平面上看,视线没有遮挡,空间上也更加显大。中小户型的住友都可以借鉴这样的布局,让让横向和纵向的动线尽量拉直、拉长,视觉上有了纵深的效果就会让空间显得大很多。 至于将墙面用收纳柜拉平空间、卫生间变为四分离避免早晨打架、主卧室阳台包进室内加大采光等手法,都是基本操作,无需过多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