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素



- 项目类型:住宅公寓
- 项目地点:上海市
- 建筑面积:101㎡
- 项目造价:80万元
- 参与设计师:史鹏巍天马工作室
- 竣工时间:2021-07-30
- 设计机构:史鹏巍天马工作室
- 项目定位:整套作品,从需要解决入户空间的采光问题开始,由这一个点上延伸开来,拆除横亘在南北通道上的储物间,将双台盆外移顺其自然的就绕出独立中岛,兼并餐厅功能,形成开阔的回游动线。打开厨房后,自然而然 形成LDK空间。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就是一切都顺其自然的,合乎逻辑推理,也都完成了客户想要的功能以及想象中的未来 家的样子。
- 空间意境:整个过程并没有刻意地去设计,而是通过在一个点上的优化,再延伸,就形成了一个围绕中岛的回游动线,实现了卫浴的三分离,客餐厅和厨房的LDK设计,提升了空间的通透性、采光和通风、交互性等,顺便还解决了收纳规划。
- 空间布局:本案最大的亮点,是对入户空间的重新塑造。
a)我们拆除了原来的储物间和卫生间,将双台盆的洗漱空间外移,将马桶和淋浴间分离,留出一条动线可以自由地连接各个区域。
b)洗手台转折延伸,顺势做出了业主想要的独立式中岛;中岛做了一定角度的倾斜,以避开直角冲撞入户门。
c)一面不到顶的玄关墙,遮挡入户视线的同时,背面正好用来悬挂洗漱区的镜面。
由于整体布局的后退,让出了原本储物间的窗户,增加了整个中间区域的采光和通风。
2、中岛定位后,我们顺势而为,将厨房移到了原本餐厅的位置。用原餐厅的尺度和大面积窗户来打造开放式厨房空间,让厨房拥有了超强的功能和储物量,以及极佳的视野,做饭也成了一种享受。
3、厨房外移后,我们用原本厨房空间,打造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家务间,储物柜、工具柜、洗衣区、晾晒区,收纳区,一应俱全,动线分明。 - 设计选材:中岛定位后,我们顺势而为,将厨房移到了原本餐厅的位置。用原餐厅的尺度和大面积窗户来打造开放式厨房空间,让厨房拥有了超强的功能和储物量,以及极佳的视野,做饭也成了一种享受。
- 用户体验:业主入住一段时间后,我们曾做过一次回访。提及如何评价我们提供的体验,他给了95分。
餐厨区域是业主最关注的空间,也是本案改造的亮点,我们放在前面说。 从业主需求的角度: 1、业主夫妻俩先前长期在国外生活,对本套房子,希望能有独立或半独立的中岛,需要能在功能性之外,还承载家庭社交属性。 2、希望餐厅是厨房的空间的延展和功能的自然延伸。 3、夫妻俩都会做饭,也享受一起烹饪的过程,认为工作之后放松地在餐厅烹茶畅聊,是一件日常乐事。 4、餐厨,是最能体现生活凝聚力和东方日常烟火美学之处,希望无论家人聚餐还是友人来访,都能感受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润。 从房屋结构本身的角度: 1、原户型内没处理好入户玄关收纳,空间利用率也不高。特别是疫情后,入户的清洁及着装转换等功能需求被强化,需要在设计中规划解决。 2、进门正对的储物间,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收纳问题,不能做到按功能分区收纳。而且居于南北通道之上,对采光和视线都会有影响,动线也受限。 结合以上因素,我们对餐厨区域,连带周边功能区,做了整体重新规划布局。
原本鸡肋的储物间,变成了开放的中岛区域,与厨房、客厅、甚至洗漱区都联通。
原储物间的一扇小窗,也被引入了这片餐厨区,很好地解决了中部采光不足的问题。
综合来说,原来储物间的空间被打开后,有几点好处: 1、做出了业主想要的中岛。 2、增加了厨房操作台面,也增加了储物收纳空间。 3、最关键的是,解决了南北向户型,中部采光不足的问题。 4、延伸出一条回游动线。 下面展开来讲,我们是如何实现的。
尽管只有两人住,我们也设计了双台盆,至于为什么,后面我们在介绍卫生间的时候再讲。 由于有双台盆的需求,我们只得将台盆区域外移,顺势就与中岛连接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趣的整体: 1、洗漱区的台面和中岛台面连为一体。 2、洗漱区的墙体,正好就成了玄关墙的背面。为此我们做了艺术化的处理,让墙体不到顶,有点建筑的美感。 3、这样就组合出一个联通各功能区的回游动线,也让不同的生活场景,有了更多的流转乐趣。 4、让业主原本两个卫生间的需求,通过一个卫生间解决,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中岛与洗漱台面连接。
视线也不再受阻隔,整个公区被完全打开。
玄关墙做了不到顶的设计,与梁、与吊顶的关系,组合出建筑体块的美感。
从图面上能看出,原建筑在卫生间这里是有一道斜墙的,上任业主的解决方案是把墙拉直,浪费了一平米多的空间,而我们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案,利用斜角做了壁龛、换衣凳、收纳柜、隐藏式水箱等等。 在规划淋浴区的时候,往往会遗漏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毛巾衣服等,放在哪里。虽是小问题,但很影响使用体验。我们更倾向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设置换衣区或更衣间。
马桶间,螺蛳壳里做道场,也规划了不少收纳柜。
顺着回游动线转过来,就是往入户门和厨房的方向。 先说说入户收纳。 在当前的布局下,如果设置一个玄关柜,还有解决冰箱摆放的问题,怎么安排都会显得厚重。干脆就在整体素色的环境里,增添了个跳色的块体。 我们用了个巨大的有着特别造型的成品柜,来解决入户收纳
开放式厨房,这片区域原本是餐厅。
厨房背景,也没有满铺瓷砖,而是用岩板加艺术涂料。具体做法和尺寸见下图,图纸会比文字更能直观表达。
厨房的秘密还没结束。 想要住得舒服,功能得配齐。沿着厨房往里走,还有玄机。
厨房外移后,我们利用原有厨房空间,做了个功能齐全的家务间。 从外往里,依次是工具收纳柜、差旅箱包柜、长期收纳柜、换洗收纳柜、洗衣区、晾晒区,按照明确的操作动线来规划的空间。
客厅区域,业主需求这么写道: 1、风格上更希望客厅是一个温暖、明亮、通透和灵活的空间。 2、不以电视为中心。 3、留有余地,入住后能根据心境,做不同的搭配。 4、女主希望有壁炉。
客厅整体配置上,我们就做得非常克制。甚至这把椅子,都是业主平时露营用的。 慢慢住,慢慢添,家需要有主人自己的味道。设计留有余地,也是对居住者的尊重。
但有些是必须要前期就做好规划的,比如,在阳台吊顶里,藏了投影幕布。 在利用家务间解决了晾晒问题后,阳台就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比如,利用阳台转角,给男主创作了一个安静的办公位,放进了他的升降办公桌。 这里其实是景观位,窗外是楼下邻居的空中大露台,我还跟业主开玩笑说,既能享受花园美景,还不用自己打理,邻里关系维护好一点,想看什么花,想看什么树,还能让邻居帮忙种上。
简单的几件家具,也得搭配出质感来。
客厅的后面是次卧,用到顶的移门隔开,目前是作为留白空间。或许父母会来短住,或许某天会多个可爱的宝宝,到时候再灵活配置即可。
之前的卧室有一道斜墙,空间很难利用,且床背景不是很完整,推门便可以看到床,缺乏仪式感和私密性,由于公区空间退后,整体让出了一条过道。于是我们重塑了主卧的入口。 我们将床的位置反了个向,重新设计了动线,在动线的两侧布置了衣柜,并且将床一侧的衣柜做了悬浮设计,增加了通透性,使空间增加包裹性的同时,不至于压抑。
主卧窗外,同样是楼下邻居家的大露台花园,而且打理得很好。
悬浮柜顶上,还有玄机。 在前期设计时计算好了空调的定位排管,很巧妙地将内机放置在了悬浮衣柜的上部,和柜体融为一体。 主卧整体采用的是白色,木色和灰色的组合,地面铺贴了地砖,而不是大部分人家的地板,这也是充分尊重了业主多年国外居住的生活习惯。
平面布置图
原始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