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容器 郎官驿创意社区



作品说明
- 项目类型:公共
- 项目地点:宁波市
- 建筑面积:4000㎡
- 项目造价:600万元
- 主案设计师: 毛赟
- 参与设计师:胡雅婷 陈贝
- 竣工时间:2021-07-09
- 设计机构:宁波市鄞州启仓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定位:由于产业更迭和转移,该厂区已停运闲置多年。为使这块沉睡的土地再度转型升级,让失色的旧厂房重焕生机,启仓设计受博洋集团邀请为该物业的一体化城市更新改造主持设计。博洋集团所持旧厂区物业,在历史的变迁中留存下来,成为了项目的框架。此次改造方案设计是低成本造价下的城市厂房建筑和功能空间再利用的一次探索,需重新定义各建筑间新的功能关系。设计立足于创意园区与社区共建,与社区居民共生、共享,以创意园融入社区、社区更新融合创意园的形式,成为宁波老城区厂房改造的一个方向。
设计希望将在保留历史建筑记忆的同时,挖掘场所的特性,提升地块知名度与商业价值,并用富含独特感受和文化敏感性的设计体验在园区与社区之间建立起共享的桥梁。将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交融,让其成为一个集创业和生活于一体的“多维度创意艺术空间”,实现破旧老厂房到”创意容器“的转变,同时被赋予一个新的名字——郎官驿创意社区。 - 空间意境:在高楼大厦簇拥下的旧厂区像一座孤岛存于世,用自然、形态、色彩和光的力量,创造一个由过去到现在的视觉盛宴。奇幻的光影和节奏感的建筑线条在郎官驿园区内随处可见,局部用了明亮的红色附于建筑表层,根据不同的结构划分建筑单元,构建一系列的“呼吸办公”、“BO”咖啡馆、艺术中心、名画公寓和郎官·驿宿等空间,表达丰富的城市文化情感。我们保留了门口原有的一棵石榴树,设想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充满记忆的歇脚点。为达到商业展示与吸引消费的目的,使用大面积落地玻璃,通过“外在”和“内里”,与人产生对话,呈现出空间内消费者与空间外行人不一的行动轨迹,内外穿梭发生动作营造着一种不倒带的影片感。
- 空间布局:该旧厂区置身于一片老旧小区最里面,与城市的繁华几乎隔绝。原先唯一的入口处于一个死角区域,门旁边就是一个扎眼的公共厕所,另三面分别被两个小区的围墙和一个街道社区便民中心贴合包围。通过对原有空间脉络、生态基底的梳理,重整和组织原建筑、街道和社区,设计师大胆提出和社区共建打造创意社区概念,利用社区相对具有形式感的门面作为整个项目的门面形象。最终用方案赢得了社区的支持,将这些被遗忘的精髓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城市急速发展留下记忆的同时也让当代的城市建筑变得更有厚度及延续性。
- 设计选材:此次改造方案设计是低成本造价下空间再利用的一次探索,打造一个基于细节的视觉和触觉对比概念的创意社区,选择了极简而周到的大地色艺术漆,重新诠释了空间色彩平衡的理念。设计师运用不同的材料——木材、石头、金属和玻璃,来放大感觉的对比。
- 用户体验: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将想象转化为建筑空间与自然生态的诗意对话。或许我们已经成功构筑了设计初衷要描绘的包容性和场面感,在项目竣工开园后迅速成为了宁波新晋网红打卡点。潮人蜂拥,前来探店的人络绎不绝,“宁波圣托里尼”、“绝美新地标”等标签笋出。城市更新是对城市未来的延伸,作为一种类生命的动态系统,在时间流动的进程中,博洋老厂区的建筑形态和建筑意义在现代的设计语言下能够随使用主体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变。郎官驿创意园区的落地为老城区带来惊喜的“礼物客厅”,激活了整个片区的市民参与度、场所活力以及社区的融合性,也成为年轻人的崭新目的地,这为城市更新提供了良好的模式。
定义建筑的更新
设计之初,从园区入口和内部公共空间的梳理开始,对场地空间进行规划,通过打开外部界面、打通园区内部单体首层空间,营造出“游园”动线。
花园一隅,收集了老城区中最美的日光,纯白的建筑、生长的植物和园区入驻者一同感受来自自然的馈赠。
咖啡厅内外异形窗洞
不同空间交汇处设计了互动型体验装置,如彩色玻璃旋转门、红色背景墙面的楼梯台阶、不规则连续窗洞等,以增强参与性和空间体验多样性的方式提高园区活力。
“呼吸办公”部分,分布在2栋两层的楼内,感受空间里天光情绪影响力,用诗意的拱形和优雅的弧线打造充满都市感、生活化的办公空间。两栋楼间形成的狭长通道以植物、休闲软装打造趋向安宁的空间,作为公共休闲区,在设计中,我们植入植物长廊的概念以达到满目绿色的视觉体验和沉浸式社交,让休憩也有绿意、氧气与舒适的自然感。
受20世纪90年代王家卫电影的启发,在空间中置入浓郁的彩色玻璃——橙红和昏暗复古绿,丰收女神波莫纳身袭的长袍是橙色被赋予的联想,图卢兹用这种颜色来描绘巴黎舞厅近乎狂热的能量。同时,借电影里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地表现,营造复古色调电影感来表达空间情绪。
一个基于细节的视觉和触觉对比的洞穴式房间概念
自然生态的诗意对话
一层平面设计图
二层平面设计图
三层平面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