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都显小”到“看上去空旷”



- 项目类型:住宅公寓
- 项目地点:上海市
- 建筑面积:150㎡
- 项目造价:120万元
- 参与设计师:史鹏巍
- 竣工时间:2021-05-01
- 设计机构:天马工作室
- 项目定位:本案虽说为三层复式空间,然而原始户型处处显小,需要重新规划。
- 空间意境:在一家三口生活的环境里,既要营造家庭成员间的亲密交流,又要实现各自都有独处空间,同时顾及亲戚朋友小住时也有安静的休息场所。
- 空间布局:本案业主最大的诉求,是她初拿到房子的时候,看起来哪都显小。确实,虽然有三个楼面,套内面积只有128m²,再加上隔墙又多,空间更显狭窄。而业主需要的是通透、开阔的家。
对于成熟设计师言,乍看总体需求不难,只需打开隔墙、空间重新布局、梳理动线即可。但是,这套案子的难点在二楼的处理。
二楼是主要的起卧居住空间,总共50平米。根据以往一家三口的生活习惯,两个卫生间是刚需,避免曾经每天早上抢用一个卫生间的问题。由于物业不允许将二楼露台封进室内使用,那么具备洗烘功能的家务间也是必须。最后,还需要两间卧室,和一个楼梯的空间。
两个朝南卧室,一个楼梯位置,都是没有办法挪动的,于是,焦点就聚焦在如何处理两个卫生间和一个家务间上。
为了避免让格局再次“变小”,我们没有如往常般将主卧变成带着主卫的套间,或者把洗衣机塞进主卫里,而是用了“解构”的手法,把两个卫生间和一个家务间的功能拆解,重排需求等级:两个马桶是强需求,两个洗手台是强需求,家务间洗衣机烘干机洗衣台都是强需求,唯一能让步的,是可以只要一个淋浴间。
家务间要离露台近,淋浴间放进家务间里更方便换洗衣物。剩下就是两个马桶间和两个洗手台了。为了让空间不显得拥挤,我们用“体块”的手法处理了洗手台,上不到顶,侧不抵墙,作为一个块状物放在二楼中心,也解决了采光和不密闭的问题。如此编排下来,就有了两个马桶间,外面则是超大台盆做成的块体。
关于“块体”上的踢脚线,需要特别说明,本可以不加的,表面我们都做了防水处理,脏了可以随便擦洗,收口也都做好了。然而,最后妥协于加了一条踢脚线,是考虑业主需要在这里居住十年的。一条踢脚线,能给他们一个心安,比什么艺术效果视觉效果都要重要。
- 设计选材:卫生间超长一体台盆及其体块都使用了微水泥工艺,疏油疏水,且具备强度高的特性,对提升空间整体性十分有利。
- 用户体验:入住了几个月,越来越喜欢
悬空茶台,由于楼间距比较近,需要平衡采光和隐私,我们采用的是蜂巢帘,可以做到上下开合,或停留在中间的某一段。
藏起来的公区卫生间。
中厨,本案对厨房空间及功能的需求还是蛮多的,除了将部分功能外移到西厨以外,还借了玄关一点空间,“借”出了左侧一个柜子用作厨房收纳。
从书房望向楼梯间。前方这个不是门,而是固定的玻璃,特意开出了一块。这么做,第一是让视觉是开阔通透些,在书房也能看到外面的餐厅厨房,玻璃内嵌有百叶帘,让书房用作卧室时也可以完成隔断保证隐私;第二,业主家有宠物,毛孩子们的小窝规划在楼梯间,用玻璃隔断方便在书房也能观察它们。
书房外的楼梯间,以后就是毛孩子的家,楼梯下方做了收纳。
二楼的平面布局里,主卧是搭建出来的,原本是客厅挑空。空间不够,高度来凑,我们充分利用了垂直的空间,扩出更多的使用面积。 二楼你或许会很奇怪,卫生间怎么会这样设计?两个马桶放一起?淋浴甩到另外的角落里?仔细看,有玄机的。 通常的设计,会是主卧一个套间、一个儿童房、一个给孩子的独立卫生间。但是,这么切割之后,二楼又会变成一个“哪都显小”的空间。这里额外增加的难度是,小区不允许封露台,洗衣区就不能放到露台上去,而一家人主要的私区是在二楼,把洗衣功能放楼下也不方便使用。(有没有感觉上下楼也挺麻烦,还不如平层公寓,有钱人也挺烦恼) 此处,我们突破了原本卫生间三件套的常规搭配(洗手台、座便、淋浴),用“功能解构”的手法,卫浴和洗烘功能重新做了分配: 1、业主过去家里经常发生早起来抢卫生间的状况,两个马桶间和双台盆便是强需求。 2、洗衣区要靠近露台,方便晾晒。 3、一个淋浴区已经足够。
“体块”左边是楼梯、通向露台的走廊,以及洗衣区和淋浴间。右边是两个马桶间。 考虑到视觉质感,还经常有水,打造这个体块的第一选择就是用微水泥。但单独做这一小块微水泥造价太高了,我们最终的方案就是用水泥漆加防水罩面的工艺,效果也还不错。
餐厨一体,客餐厅一体,回到家,进门就是毫无阻隔的一个大空间。 业主想要的“空旷感”,一是视野开阔,二是充足的收纳空间,让面上的杂物尽可能地少。
客厅,给电视做了大尺度的旋转臂,不论在各个空间、从各个角度,都能舒服观看。
书房门打开后,与客厅是完全通的。
餐厅处于整个空间的交互中心。 左侧,卫生间门采用了隐形门,保证隐私的同时让空间显得干净美观。楼梯一侧做出镂空,解决暗卫采光问题。 右侧,西厨里烤箱、洗碗机、水槽等功能都配齐,东向进来的采光和景色都不错。 正前,中厨安装了隐形的玻璃移门,阻隔油烟也不阻挡视线沟通。 再往前,入户即见带窗的玄关,明亮舒服。 往南回头是客厅,稍后再说。
可以藏到冰箱侧边的移门,阻挡厨房油烟也不妨碍一家人沟通。
男女主人都有居家办公需求,并且本案是在疫情期间设计的,需求尤为迫切,于是书房就设计了一个很宽敞的双办公位。
书房里藏着的墨菲床,这是第一个独立卧室,本案里会出现四个独立卧室。
如何拆解两个卫生间,就成了楼上破局的点。我们在平面上进行功能的解构,实现了一个淋浴,两个马桶间、双台盆、一个洗衣区的需求。但是在呈现上,若还是独立隔开,就又回到了“哪都显小”的老路。 于是,我们把双台盆拿出来,单独做个“体块”来解决。如图,上不到顶,边不到墙,看起来是个独立的功能区,在满足了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增添了建筑美感。 此处其实有点小遗憾,原本的构想里,这个体块就像块石头放在地面上的,但踢脚线破坏了这种意境,心酸。
“体块”真面目,超长洗手台。
侧边工艺用了镂空和悬挑,让它视觉上更有“体块”感,更主要的是解决采光问题。
两个龙头,满足早上洗漱高峰。
两块大理石做出的洗漱台。如果大理石的收缝再处理得精细点,看着就会像是在一块大石头上凿出一个凹槽的质感,更高级,但也更贵。
主卧与儿童房
这里费心思的点是不容易注意到的。 按照正常的楼梯踏步布置,楼梯上二楼,踏步正好推到儿童房门口。本身这么做没毛病,但是人强迫症一起来就是收不住——从心理安全的角度,我们觉得有必要再优化一下,于是组织了楼梯供应商到现场讨论解决方案,重新排布了楼梯踏步的宽度和高度。一楼借用地台的高度,往前也推了点,让二楼的楼梯能往后退一些,给儿童房门口留出更多的安全距离。 费了这么多心思,虽然只争取了一个踏步的宽度,能让孩子舒服不少。
顶楼的好处,就是会有惊喜的隐藏空间。 这里我们想满足女主人和女儿的公主梦——超大的收纳空间,也是完美的衣帽间,而且采光极好,晚上还能看星星看月亮。 而且,这也是除书房墨菲床、主卧、儿童房外的第四个独立卧室。帘子放下,软垫铺上,也是一片私密空间。
这里的收纳空间,其实原来是有墙体封起来的,拆除的时候被我们掏了出来,是很大的一圈斜角空间。
1、原来的玄关并不大,最不舒服的其实是入户通道过于狭长。这样的空间比例,让玄关显得更小。 2、业主需要厨房足够大,要中西厨兼备,要能够一家人一起制作美食、进行厨艺比拼,还要提高娃的美食鉴赏能力。原始的厨房空间,首先尺度上肯定无法满足,再者,关在一个密闭空间里,交互性上也无法满足业主需求。 3、餐厅和厨房之间夹一个不大的卫生间,蛮尴尬的。 4、至于餐厅、客厅、阳台,这一线下来,纯看尺寸数据也能感受到“小”。
这套户型拥有三面采光,只需要将隔墙拆开就能做出“空旷”的感觉,难点在于满足大量的基础功能需求之后,仍有“空”,而不是被“塞满”。 我们拿到设计需求文稿并跟业主反复沟通后,能感受到业主是很欢乐的一家人,很喜欢聊,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于是,在一楼我们定义为家里的公区,不希望有任何东西阻挡他们的沟通。 平面规划上,我们做了这么几件事: 1、把餐厅作为一楼的核心区域,全家交流的中心。(餐厅不仅仅只是一家人坐下来吃饭的地方而已) a)物理空间上,它在动线交汇的地方,方便聚集;从上图可以看出,回家动线、备餐动线、上下楼动线、如厕动线,都会经过这里。 b)心理空间上,它在最舒服的地方,光线好,景观好,功能齐备。核心区域不是被设计出来的,而是引导出来的。在回访过往客户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家庭最爱待的地方,并不是客厅,而是餐厅——喝水方便、上卫生间方便、起身方便、收拾也方便,完全不会有食物碎屑卡进沙发缝隙的焦虑。 2、延展开,在餐厅后方配备西厨,以及对应的功能及电器。 3、中厨还是保留在原有的地方,只是转换了开门方向,与餐厅能有互动。(厨房不建议轻易挪动到其他空间,管道烟道上下水处理起来都比较麻烦) 4、卫生间改到了与楼梯一侧,借用了楼上对应位置的管道井。对应的楼梯也进行了移位。(别墅或多层户型的设计,上下交通和管道走向是更多需要考虑的点) 5、腾挪以后,玄关、餐厅、客厅一线下来,南北通透,东面进来的采光也毫无遮挡。 6、一楼的书房做了半开放式处理。多数时候是敞开门,与客厅互通。偶尔长辈来住,利用墨菲床,能形成一间独立的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