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情,是武汉的时光记忆。 当江岸边熟悉的汽笛声响起,百年游轮与武汉关的钟声共缠绵,登上这艘“江滩美仑”时光邮轮,邂逅城市百年的时尚与丰华,一场穿越之旅便开始,你我是游客,亦是旅人。
自1861年汉口开埠以来,外国银行、近现代工厂纷纷涌现,到了二十世纪初,汉口对外贸易总额高居全国第二位,是内地唯一可与沿海匹敌的通商口岸。此时的汉口,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号称中国第二大城市,时人更是用“驾乎津门,直逼沪上”来形容,那是武汉这座城市的荣耀光景。 故事要从108年前讲起。 汉口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一带是当年英租界最为繁华的地区,1913年,汉口日清洋行选址于两街交口处开建,可谓是黄金地段中的黄金聚焦点。由汉口著名的建筑设计公司英商景明洋行设计,汉协盛营造厂施工,而彼时,武汉的地标江汉关,还未动工。 如果说,汉口外滩是一座建筑博物馆,那么起点一定是江汉关与日清洋行围合而出的小广场,两座百年建筑,无声的述说着老汉口昔日繁华的时光。
2020年,华住集团高端品牌美仑国际酒店选址落地于汉口日清洋行这栋百年建筑,思瀚酒店设计以“邮轮”为主题,介入了酒店的设计和改造项目。
步入百年历史建筑,就是步入百年历史。设计师最大程度保留了岁月为空间带来馈赠,历经百年的门槛石,以及坐在大堂便能欣赏蓝天的天井。
在进入酒店的动线上,端景挂着一幅【M】标志的浮雕画,取义为美仑的【M】,而设计师对这个字母做出了更多的解读。 在英文中,【M】可以代表很多含义: Meet,邂逅 Moment,时光 Mirth,欢乐 Museum,博物馆 Modern,摩登 Magic,魔术 Memory,记忆 ……
邮轮即将起航,而每一次邂逅,都是一段故事的开启。
入口处的主要隐喻就是新老的联结,从门前的广场,到老建筑,再通过时空隧道来到现实的生活中,它会有一种时空感。未来和过去是一条连续的线,这可能是设计师的一种历史观。
金光灿烂的黄铜表皮花纹肌理打磨制作的奢侈,抓住了人们的视线。经过各项考虑上选择重金属类的黄铜板诠释,黄铜结合手工艺去做抛面,并以大曲面的方式让铜面不只是一般的金面,更有纹理与肌理,在墙面上更注重细节不做多余的焊接,在光线与铜面反射下,空间彷佛也是雕塑品。 原建筑复古的建筑线条被延用,仿佛登船的舷梯,滤除掉外界的喧嚣,新与旧的结合形成了时空的对话。
拾级而上,站在分叉路口,左侧与右侧的大门,该选择哪一个?迎接而来的,将会是怎样的奇遇?透过端景处的玻璃隔断,室内柔和的音乐,场景与人扑面而来。
旅行的目的,不是打卡拍照,而是从体验、交谈的时光中感受,深度阅读一座城市。 酒店一层的天窗极具视觉延伸感与通透性,设计师在这里引入了一个清晰挺阔的构架设计,于细节中展现这座城市的文化印记。
随着旅行变得越来越富有经验,顾客渴望获得独特和真实的体验,酒店对此做出了回应。正如最好的住宅内饰讲述房主的故事一样,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在尝试模仿个人故事。 “酒店的真实性源于其艺术,这是该物业与建筑物本身一样古老的唯一元素。” 无论是在家中,酒店中,还是会议室中,艺术始终是一个有意义的,独特的环境,故事在这里讲述。
皮革质地,旅行箱造型的前台,以及端景的武汉老地图纯铜浮雕,触发百年前邮轮民国风情和码头、租界文化的时光记忆。
每一座城市都有专属它们的建筑,往往在深巷楼宇中,就像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而在武汉,这样的地方被叫做“里份”,在这里,人们会面、交谈、饭菜飘香,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在此处,设计师以白色拱形门廊还原“里份”的建筑造型、尺度和温度。
自由围合的沙发和藤椅,配合明度和饱和度偏低的红色、绿色靠垫以及各种窗楞格纹的地毯,搭配充满宫灯、老照片、将军罐、唱片机等充满城市记忆的物件,民国风情扑面而来。
食盒概念的收纳柜 以围合和渗透的手法 将大堂吧与四周走廊隔绝开来 为短暂的际遇与倾谈提供遮挡
舷窗主题的卫生间 营造出邮轮的独特表情
宝贵的假期,就是要热闹要欢聚,在哪不重要,和谁在一起才重要,宴会厅,就是欢乐的载体。
拥有独立通道的多功能厅与主体空间既相互联系,也相互隔离,门口的茶歇区,为客人提供了交流的等候空间,以实用性及功能性作主导,整体设计方正大气,宽敞的多功能厅可容纳会议、宴会、派对等多重空间。
在汉口外滩,住在百年历史建筑,住进故事里。脱胎于里分文化的走廊尺度,武汉码头文化的图片与波普艺术的跨界,在时光的长廊中无言地述说着过往的悠久历史和人文故事,这是对武汉租界文化、码头文化、建筑文化、里份文化的一种活化,为来访客人艺术化的梳理出武汉的民国记忆。
客房户型规整通透,百年时光流转,民国风情建筑与现代风格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对话,为老建筑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酒店的旅居体验从衣食住行深入到城市的文化脉搏之中。
瞰江阳台,与江汉关钟楼面对面 得益于地标性的区位 窗外的景色与窗内空间的相互融合 为客人提供独一无二的旅居体验
塔楼上的汉口,是城市的另一个视角。
拜占庭风格的穹楼被设计成一个小型会所餐厅,沿着旋转楼梯拾级而上,仿佛站在邮轮最高的桅杆顶,以万里长江为背景,以都市繁华为笔墨,在这个城市独一无二塔楼地标中的宴会,将会是哪一段故事的开始?
时光荏苒,活在当下,在浸入式的文旅体验中,我们都是时光的旅人。 随着城市的街道主义的兴起,让越来越多年轻的“都市游牧民族”对深入城市心脏的酒店、民宿青睐有加。他们是城市的体验师,以自己独有的行动力,触摸生活文化的脉搏,以及都市里不凡的烟火。 在硬件的竞争力可以通过资本实现的当下,唯有深度挖掘在地文化的软实力,才能实现酒店的品牌突围!
在上述的每一个场景中,设计师都试图营造出到达过程中的仪式感,体验过程中“打卡拍照”的瞬间价值,以及社交传播过程中“种草”的能力,对于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来说,消费的价值感不再仅限于服务本身,而在于消费过程所获得的价值认同。
以故事化的场景,来黏合城市体验和消费价值,无疑是最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