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跳脱消费者对行业的刻板印象,实现具有区隔化的消费体验升级。” ——思瀚酒店设计 项目甲方康苑在健康调理领域沉淀10年,室内设计需求的背后,实质上是品牌升级。 短暂的水疗放松几乎没有完整的体验更具吸引力,同质化竞争和标准化的商业服务,很难让品牌形成深刻的记忆点。 思瀚团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康养集合体”,融沐足、茗茶、轻食、SPA/养生、在地文化于一体,帮助甲方从更高维度营造品牌势能。 而在设计层面,在天门这个茶圣陆羽的故里,设计师紧扣“茶礼精神”的俭、和、清、静,为空间赋予隐世的度假感、禅修感和文化认同感,讲述人们从俗世到桃源,在奇境中得到疗愈,并最终通过丰富的社交感官体验产生文化认同的故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陶渊明 所谓度假的仪式感,总结来说,就是“离尘,不离城”。 以纷繁热闹中的清醒,尘嚣喧哗下的静谧作为追求目标,康苑用东方传统的“三进式”迎宾空间沉浸体验来放慢生活节奏。
元末画家赵原的名作《陆羽烹茶图》,被用来提炼并应用于建筑外立面格栅之中,消解了原来工业化建筑的平庸与花哨,通过室内与外立面的对比,激发人们曲径探幽的意趣感。
迎宾大堂由紧靠大门的换鞋区,中间过渡的茶艺区以及前台接待区组成。 设计师用迎面的照壁替代了传统的前台,既符合传统建筑形制,也巧妙规避了空间进深感的不足,用东方园林的借景手法,为有限的空间创造了视觉的延伸感。
温润的光线,雅致的氛围,柔和的音乐,卸下生活的铠甲,回归个人内心追求,透过紧靠大门的换鞋休息区,将凡尘俗事关在门外,客人完成了室外到室内富有仪式感的过渡。 四平八稳沿中轴对称的大堂配备了茶艺台和接待前台,足够长的入户尺度和轻松的氛围,给客人以安全感和私密感。
俗语常说:“登堂入室”,在东方园林和建筑形制的语境下,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楼梯是整个两层空间的枢纽,三段式的转角阶梯,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角和参与感,徜徉其中,更像是一个游园的过程。
行走于水墨之中,端景的月洞门仿佛不仅是空间的结束,而是另一个延伸空间的起始,两侧房门前的羊皮灯与香炉装置,在灯光与香味的晕染中,空间的质感尽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维 人生在世,和“自己”相处最多,打交道最多,但是往往悟不透“自己”。 以康养介入健康管理
,更像是人与自己交流的过程。 与公共空间不同,房间的设计更强调舒适度、私密性和”去装饰化“。极简纯粹的空间配合专业的灯光设计,让消费者真正放松并沉浸其中。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佚名 身心在沐足、采耳、SPA养生中得到放松,是康养的一部分,却并非全部。 从房间回到一楼,迎接客人的是雅致的茗茶轻食空间。 寻位落座,屏风外的古琴表演,仿佛带着我们穿梭时空,体味古代画中的场景。
1层
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