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红墙琴园酒店



作品说明
- 项目类型:酒店
- 项目地点:武汉市
- 建筑面积:12000.0000㎡
- 项目造价:5000.0000万元
- 参与设计师:郭威,孙蓓蓓,舒元元,刘譞,汪楠涛,王潇
- 竣工时间:2024.10.1
- 设计机构:武汉海威瑞康建筑设计
-
项目定位:项目的前身为湖北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该建筑初建于1988年,至今进行过两次改扩建,随着时代更迭建筑本身需要一次涅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这个辉煌的时代。这一次的改造,将原有的学术交流功能进行了保留,并对其整体的功能进行了完善,打造集学术会议、高端餐饮、休闲书吧、自然庭院、艺术展廊、精品住宿为一体的精品酒店。通过设计改造更新,重新梳理建筑的场地关系,优化了建筑的功能性、结构性、设计美学,在保留原有的建筑基础上新建了部分空间将原有建筑链接激活,形成了与大学文化、人文精神共生和谐的建筑形式。
-
空间意境:红墙,不仅是一抹色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庄重与静谧,是知识与文化的沉淀,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与学术的严谨。琴园雅韵,是音乐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在这里,琴声与书声交织,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文化氛围。设计师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使红墙琴园的建筑与校园的自然景观和谐共生。红墙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自然景观的延伸。它与周围的绿树、花草、小径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建筑的设计,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空间,更是一个思考和感悟的场所。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无论是在红墙下沉思,还是在琴园中寻觅灵感,都能体会到自然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
-
空间布局:建筑改造前共五层,建筑面积约7000㎡,西楼一至三层为餐饮空间,其余空间均为住宿空间。改造后建筑最高为六层,并且在西南角重新搭建了三层楼的空间,形成了酒店的大堂及会议空间,并将户外中庭改造为大堂吧加户外花园,建筑面积约12000㎡。
-
设计选材:在建筑改造项目中,选材选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和美观性,还涉及到成本控制和环境影响,在整个前提下,我们要确保建造周期和质量,所以我们的材料相对简单和环保,让我们在设计中更加关注空间关系的营造。
-
用户体验:从酒店上线后,红墙琴园酒店逐步被大众熟知,目前已成办多次学术会议以及交流活动。舒适优雅的环境也是给住客提供了良好的住宿体验。
清晨阳光下的酒店
曲径通幽的小路,一份幽静,一份自然。
在树木的掩映下,一座红砖建筑的一角,其轮廓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透露出一种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韵味。
建筑的红色与树叶的金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酒店的大堂入口。
室内空间展现了现代与传统元素的融合,创造出一个既温馨又具有艺术感的空间,把东方的意境和现代的设计手法相融合。
苍松白鹤,共同构成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世俗的纷扰被隔绝在外,只剩下自然与心灵的对话。
当客人跨过门槛,主人便以茶相迎,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迎宾之礼。一壶热茶,几盏精致的茶杯,茶香氤氲中,主人的敬意与热情随之传递。茶,是友谊的桥梁,是尊重的象征。
红墙映古韵,红墙的庄重与古琴的清雅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往事。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根琴弦,都颤动着文化的精髓。
通往客房区过道,也是艺术展廊。
中庭大堂吧
餐饮区二楼20人大包间
餐饮区三楼20人大包间
餐厅过道
餐饮区8人小包间
客房走道
客房电梯厅
南楼标间双人客房
南楼大床房
东楼标间双人客房
东楼大床房
北楼大床标间
东楼一层庭院大床房
东楼一层庭院套房
建筑立面图
建筑剖立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六层平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