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大?就对了—寻找空间新物种



作品说明
- 项目类型:住宅公寓
- 项目地点:成都市
- 建筑面积:120.0000㎡
- 项目造价:60.0000万元
- 主案设计师: 田青
- 参与设计师:田青、徐璐伊
- 竣工时间:2023-08-25
- 设计机构:成都如是空间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
项目定位:新的设计思路,不再以单一的功能、用途来定义家居空间,而是从对象的操作转换为关系的思考。本案从由小窥大、误用造物、地域喧声等不同观点切入。
设计上运用“熟悉”+意外=误用的逻辑方法,创造出新奇性和非预期性,混搭和误用被赋予新的可能,形成一种创新思维的新时尚思考。
「情理之内,意料之外」的创意审美逻辑:借「误用」思维进行创作,找寻空间“新物种”!
「误用」这看似有点俏皮的字眼,其中隐含着一个极富当代思考的方法学,即是通过跨域碰撞产生出非预期结果的新设计方法论。中岛居然有镜子?那中岛是属于餐厨的,还是卫生间的?
答案其实不重要,你怎么想它,都是对的!
因为它与常规餐厨的中岛不同,它结合了卫生间外面的盥洗台和入户鞋柜。除了洗水果、拿零食、满足日常饮水需求,还包含入户洗手消毒、客卫洗漱等等的多重功能。显然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复合型的“新物种”。
-
空间意境:公区空间以奶油灰为基底色调,整体以偏简洁为主,局部则用木饰面来衬托出立面层次。卧室这一私密空间,我们摒弃了过于繁杂的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前提下,力图营造心境的自然柔和与放松,这也是回归于卧室最原本的意义。
-
空间布局:主要改造思路
在空间的使用维度上,着力化解狭长户型的缺陷。并导入分界模糊的概念,打造包容性的开放平面。
把客卫、厨房、生活阳台打破重组。在满足儿童房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将儿童房与阳台打通之后让出一部分原儿童房区域设置单独淋浴间。
进门右边原来的储物间非常小,我们把小储物间墙体拆掉,为入户区引入书房光线,让视野通透。
以悬浮柜公区多功能中岛为中心,形成一个洄游动线,动线上有餐厅、厨房、冰箱高柜、零食柜、饮水、独立马桶间、独立淋浴间、书房。厨房与原生活阳台的左边结合之后变为L型橱柜,增强实用性;原生活阳台的右边则变身为新生活阳台兼洗衣房。
主卧门做成隐形门,并将其融入沙发背景。原休闲阳台则一分为二,小部分划入主卧变成衣帽间梳妆台。并将主卧和主卫之间的墙体拆除,让卧室通透开阔很多,并设置三分离卫生间。
-
设计选材:在入户这个通道中,除了引入多功能房的光线之外,我们采用软膜来做为屋顶的天花造型,营造温暖氛围的同时,也能提升空间质感。让这个空间成为最为特别的存在。
-
用户体验:设计师的平面改造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这个老房子户型非常不好,光线也不好,入户的改造真的是眼前一亮
1.楼层较矮,整体采光不太好。2.入户进门正对客卫和厨房,且入户区几无采光,有压抑感。3.户型偏于狭长、不够方正,同步造成生活阳台窄而狭长。
业主需求总结 1.常住人口是一家三口。需要两个卧室,偶尔会有亲戚朋友来住。2.做饭较少,厨房空间接受开放式。3.精致的女主想拥有衣帽间以及化妆的区域,同时家里也希望有大量储物空间。但若按常规布局之主卧床边设置衣柜则会感觉很窄,希望设计师综合考虑并化解。4.男主有用台式电脑打游戏的习惯;女主则喜欢追剧(她想要投影)。男女主人各有娱乐项目,但希望各自的空间既相对独立又能方便交流沟通。5.小孩四岁,希望能安排上写作业的区域。 主要改造思路 在空间的使用维度上,着力化解狭长户型的缺陷。并导入分界模糊的概念,打造包容性的开放平面。 把客卫、厨房、生活阳台打破重组。在满足儿童房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将儿童房与阳台打通之后让出一部分原儿童房区域设置单独淋浴间。 进门右边原来的储物间非常小,我们把小储物间墙体拆掉,为入户区引入书房光线,让视野通透。 以悬浮柜公区多功能中岛为中心,形成一个洄游动线,动线上有餐厅、厨房、冰箱高柜、零食柜、饮水、独立马桶间、独立淋浴间、书房。厨房与原生活阳台的左边结合之后变为L型橱柜,增强实用性;原生活阳台的右边则变身为新生活阳台兼洗衣房。 主卧门做成隐形门,并将其融入沙发背景。原休闲阳台则一分为二,小部分划入主卧变成衣帽间梳妆台。并将主卧和主卫之间的墙体拆除,让卧室通透开阔很多,并设置三分离卫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