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圓



- 项目类型:公共
- 项目地点:台湾
- 建筑面积:110㎡
- 项目造价:320万元
- 参与设计师:張温莉、張為翔
- 竣工时间:2023-09-01
- 设计机构:以樂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 项目定位:這間位於高雄的心理諮商所,以圓弧造型元素貫穿全室,結合木紋、黃光等溫潤質地,既回應以起名「微風」象徵的柔和與平靜,也柔化了建築冰冷、生硬的線條,以暖色調空間擁抱患者,為他們打造生命轉場,迎向充滿契機的未來。
- 空间意境:在尺度有限的中小坪數室內,藉由具視覺穿透性的動線設定,輔以玻璃質地的隔斷、推拉門應用,創造既豐富又清晰的空間中介,功能明確又開放的流動式場域,為諮商患者帶來寬闊舒坦、自在釋放的空間體驗。
- 空间布局:從諮商所LOGO、大廳的蛋形天花燈帶與冷氣維修孔、穿越不同空間的圓拱門廊,到鞋櫃造型與等候區的座位規劃,皆藉由大量圓弧設計語彙,藉以構築體貼、圓融的空間感知,為使用者營造一個如同身處家中,能被悉心呵護、關懷的安全場域。
- 设计选材:生活於當代城市裡,人們總身處在各式不同的高壓環境,尋求心理諮商、釋放情緒,成為自我探索、持續成長的重要推進力。諮商所藉由木質壁面、石紋薄板、天然藝術漆等自然材質運用,重視人與環境的連結,由外而內,從空間到人,體現一種心態的回放。
- 用户体验:有別於傳統診間櫃台,將患者與醫護阻隔在兩個場域,透過高低錯落安排,需擺放電腦與患者資料的區域以較高的桌檯遮擋設計,其餘則降低至75公分的書桌高度,讓人與人之間透過眼神、話語及面部表情交流,讓報名諮詢能像朋友般開放、輕鬆地接待。
圓弧造型帶出溫馨圓融感,貫穿大圓小圓群聚於一室,將小場域機能,依循圓弧軌跡串聯整合。
大廳櫃台設計別具巧思,透過高低錯落安排,電腦資料區以較高的桌檯遮擋。
空間為心理諮商所,發揮小診所空間既需獨立隱密,又便於管理的動線機制,達到空間整合最大化。
透過圓弧元素貫穿全室、有LOGO、蛋形天花板、冷氣維修孔 圓拱門廊、等候區座位規劃。
入室的迎賓視覺,先看到大廳裡兒童閱讀遊憩區,可愛氛圍的軟裝點綴,先以療癒形象柔軟入內者的心。
身處當代都會高壓生活環境,尋求心理諮商釋放情緒,已成為人們自我探索持續成長的推進力。
藉由視覺穿透的動線規劃,輔以玻璃質地的通透隔斷,還有善用推拉門的機動性,活化空間視角。
溝通交流區則降低75公分桌高,讓醫護人員與諮詢者可以透過眼神或表情交流,增加交談溫度。
在尺度有限的小坪數室內,創造既豐富又清晰的空間分界。
營造如同身處家中,能被悉心呵護關懷的安全場域,一個充滿未來契機的生命轉場。
結合木紋與黃光溫暖質地,柔化建築裡冰冷生硬線條,以暖色空間擁抱諮詢者。
木質壁面,石紋薄板,天然藝術漆等自然材質的混搭運用 形塑重視著人與環境的連結。
溫馨而又功能明確開放的流動式場域,為諮商患者帶來寬闊舒坦,自在釋放的空間體驗。
多用途理念,也貫徹在可作為瑜珈教室,與觀影休憩之用的團體治療室空間。
整個場域透過多功能規劃,讓有限的室內發揮最多元運用價值。
由外而內,從空間到人,體現一種心態回放的舒適感。
踏入室內,首先看到作為兒童閱讀遊憩區的等候大廳,這個由兒童讀物、玩偶與軟裝布置營造的區域,在多用途使用的設定下,也可做為舉辦小型講座及分享會的空間。這樣的理念,也貫徹在另一側可作為瑜珈教室與觀影休憩之用的團體治療室。透過多功能設計,大廳再不只是大廳,治療室也不再只是治療室,而能讓有限的室內能發揮最多元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