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房民宿酒店



- 项目类型:酒店
- 项目地点:广州市
- 建筑面积:6000㎡
- 项目造价:1200万元
- 主案设计师: 于艳
- 竣工时间:2023-01-01
- 项目定位: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休闲生活向度选择变得更多元,不再满足于拍照打卡,短期停留的旅游,而是希望深入自然与人文,更深入地体验在地生活,去追寻深度美好。
需求细分出市场,作为设计者,我们将他们对民宿的体悟渴求融入环境之中。在这里,都市生活的特征与纯然原始生活景致的结合交织,更能够和具有相似感悟的人社交和融入。
这是一处隐匿在城市远郊中的度假民宿,我们希望它仅作为自然本身的一部分而存在,接纳久居闹市逃离喧嚣的人们,让时光变慢,回归生活本身。
设计理念追求质朴而现代,减少不必要的装饰语言输出,强调场所氛围,拒绝营造违背自然环境的空间。 - 空间意境:结合场地原有动势,主体建筑作为迎宾、集散场地;户外活动区利用户外空间景色,形成自然的舒适环境;打造游园般的体验,在客房建筑处理上,落地取景窗在朝暮之际欣赏田野、远眺青山,每一瞥都是悠远生活的一次定格。
我们选用混凝土、及原木等基础材质控制整体环境。跳脱冰冷的建筑塑造,为环境带去温暖,衬托户外自然的生命多样性。大堂将室外环境引入室内,不论是四季可变的窗景,还是温暖的木材,大尺度的典雅装饰画,处处体现自然环境与诗意生活的完美融合,以民宿致敬在地环境,敬畏自然,尊重场地的质朴设计理念,表达时间定格的隐喻与空间之间微妙的平衡。 - 空间布局:当空间组织与场地与景观达成某种对话关系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别样的空间情境。就如酒店入口是从一道隐秘的讯息开始,引发人们的探索欲望,入内,如画的情景则酝酿着期待的情绪。
建筑空间的每个开口与开窗都是一次重新连接自然光景的机会。根据场地中的不同景观条件,我们以不同开放程度的空间与之对应,让每个空间都能有恰如其分的度假氛围。
在这片自然馈赠的美景中,我们遵循一个立足点——将建筑、景观融入在地文化,尝试透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与手法,提升沉浸式体验感、场景感。三层客房的位置安静祥和,自然光透过落地窗洒满了房间的每个角落,为憩息中的游客温暖了身心。秉承敬畏自然的原则,我们所有的再建设都依据原有地势,合理避让和保护原生树木,给原生环境带来最小影响。
房间名字取自经典传统文化,风格则分为中式、和式、现代等, 户外配备亲水休憩泳池,满足家庭聚会、度假需求。在主厅堂,透过玻璃屋顶能够欣赏纯净的星空。手法上对空间的材质组合进行多种尝试,将暗喻埋藏其中。与庇护相关的空间感,如伞、山洞、子宫、盒子等形态,加上极具触感和品质的软装,共同打造了惬意闲适的氛围 - 设计选材:由于酒店位于市郊,所以建筑基材的防潮,防腐与清洁是我们考虑的首要元素。材料多选用原本山野得天独厚具备的竹子进行温泉汤池的围蔽,另外客家文化的独特白墙灰瓦也去与自然相融合的非常好的配色。低调平和,隐匿于山水之间的建筑体将自然山水就像一幅画卷引入建筑空间,视线上的引导与暗示无所不在。
在室内设计上,我们追求质朴而现代,减少不必要的装饰语言输出,强调场所氛围,拒绝营造违背自然环境的空间。客房的景观视野互不干扰,与自然的对话是私密的,独享的。 - 用户体验:开业伊始,项目已成功吸引大量关注和现场探店。旅游、民宿等相关行业博主也纷纷关注。
我们期待运营与设计的融合能够以新的场景空间持续吸引更多更远的来访者体验、真正实现为乡村注入活力。
整体建筑外观为废旧学校改建而成,回归客家建筑的古朴,白墙青瓦
进入大门是内庭院,镜面水把建筑的倒影倒影在水面上,让整个建筑有穿透以及灵动的感觉
整个建筑分为北塔,东塔和西塔,东塔和西塔是通过一个天桥联通。中间的位置是一个书吧,是一个单体的结构,但又是通过天桥能够与东塔和西塔相连接,在动线上是非常的灵活,天桥上行走的人会成为一道风景,站在天桥上向下看又是一种景观
西塔的结构用纵向的线条结合到东塔的竖向铝格栅线条拉高整个建筑的比例,使原本比较大型的综合体建筑会有一些高挑的感觉
建筑体中间是书屋,不规则小窗很有装饰性趣味
整个建筑分为北塔,东塔和西塔,东塔和西塔是通过一个天桥联通。中间的位置是一个书吧,是一个单体的结构,但又是通过天桥能够与东塔和西塔相连接,在动线上是非常的灵活
内庭院小景
通过电梯,我们上到了二楼的大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空的圆形等候区,这个区域呢,是以围合的表现形式,通过围合的条形艺术展示柜来将户外的景观形成了一个窗景,透过这围合的空间看出去是远处的田野和山峰,会使景观形成更为纵向延伸的张力。
等候区,可以很舒适的落座
光线透过条形的木格栅照射在坐在椅子上的人,会让人笼罩在光影中的美感
中间的真火壁炉会在秋冬气节升起,让人有一种凝聚力和温暖的感觉,这个就是民宿酒店带给人的回家的感觉
在旁边会有一个非常挑高的空间,这个空间相对于是一个更加灵活的空间,可以用来举行沙龙活动,或者是休闲娱乐,地面的马蹄石是为了营造一种半户外的感觉,让人站在这里透过非常高大的落地窗,仿佛置身于室外,就形成了非常好的室内与室外相贯穿的延展性
酒店前台隐藏在一个角落里,非常低调地呼应着整个大堂的空间,同时酒店的服务人员也可以在这个角落观察到大堂里所有的客人,能够照顾到所有的人
在整个建筑群体中,有一个悬浮于水面的中间单独的建筑题,就是我们的书吧,在书吧的一楼,是一个可以拓展为各种活的茶艺空间,闻香茶艺都很适合,这里可以看到整个中庭的水景
书吧的整个侧面可以透过落地玻璃,看到整个书吧的一楼二楼,还有三楼,都是被落地书柜环绕的空间,既是书吧的功能,在外围来看又是一个很精致的建筑题
书吧的二楼被打造成一个图书馆有一个非常大的原木的桌子,可以在这里下棋,看书是非常舒服的环境
整个建筑体的最高处,也就是北塔的五楼是威士忌吧,这个空间可以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一个很好的摄影点,从这里打开落地玻璃,可以看到远山远景,俯瞰整个建筑体的结构
北塔五楼的咖啡吧
北塔五楼的威士忌吧
因为整个民宿酒店的定位是以茶文化客家文化的饮食和茶文化为主题,所以设置了日式茶和中式茶室,进来不同的空间都会给人营造一个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感觉,那么透过落地的玻璃看到后山的古树,一边品茶这也是别有一番风韵的
日式茶室小景
日式茶室小景
酒店的房间是三种定位,一个是日式房,一个是中式房还有一个是现代房。日式房的调性,完全是打造的京都日式房的风格,进来的结构,也是营造一种与众不同的空间比例感觉,有抑有扬,中空的空间仿佛被森林包围,让这个房间有一种在树林中的小木屋的感觉,非常有温馨感
房间的卫生间也是呼应了房间的整体格调,采用了哑光的深灰色青石结合木纹岩板,来营造整体低调内敛的风格
顶层有个三层空中别墅大套房,带有顶层泡池,有三个套房可以容纳大家庭或者公司小型团建
顶层空中别墅的泡池景观也是很好的
酒店在外围设置了很大的草坪,可以接待需要活动或举办婚礼的客人
在外围做了大面积的草坪,使建筑体和自然融为一体,大型草坪可以用来露营或者婚礼活动现场
酒店主体楼穿过一排竹子搭建成的廊道,会来到户外的泡汤温泉池,功能非常的全面并且有一定隐私性
泡汤的温泉池
一楼主要是公区空间,从进门来穿过镜面水上的桥环绕到建筑的中间电梯间,通过电梯上到二楼大堂进行入住办理,一层还有餐厅空间和中式茶室和日式茶室,以及面积比较大的会议室,可以进容纳比较多的商务功能要求,另外西塔下面是所有员工的办公区
二层是大堂空间以及几个客房空间
在大堂的上方是三层无边际泳池和健身房,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三楼的北塔和西塔都是客房部分,有分出复式房和普通方形
四楼也都是客房部分
五楼有客房部分也有一个大型的威士忌酒吧,这个酒吧分为一部分是作为咖啡吧,和瑜伽同时也可以作为举行团建活动的一个很好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