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主人把这个空间起名“本来”,我们可以理解为守住本初,方得未来。主人说,本来想在这里做一个和工作伙伴喝茶聊天的空间,没想到却成了放松身心、治愈心灵的地方,有时下班后都不想回家了,想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待在这里,享受着美好空间对自身情绪的滋养。
心有所念,不型于色。 其实这个房子空闲多年了,想做成什么样的空间,主人一直心有所念,因为她对于现代侘寂风的执念不亚于自己对事业的执着。
几曾时,宽前街打马,沪滩外问道,终不得要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偶然的机会,在熟悉的小城里遇到自己想要遇到的人,这个人就是本案的设计师,这才有了这超出预期的天作之合。
在这个空间里,设计师把人的“五觉”感受对自身情绪的影响做到了极致。
“视觉”的冲击对人的情绪影响是最大的。 人的视觉感受主要来自光影。巧妙布局的各种瓦罐、陶缸、字画、摆件,在光影的作用下,彰显古朴纯真,不失书香之气。 室内的光,除了人工安排的,少不了自然加持。特别是夜晚,月光斜穿入户,与烛影交会,朦胧中些许澄明和通透,让人心驰神动。星月交辉,一室光明。 自然光加持的通道是“窗”。区别于传统的槛窗,不再是凭窗剪烛的时代。现代人的长窗落地,借景透光,双向奔赴。窗外的美景尽收眼底,内心愉悦而平静。
其实人类获取信息的最大比重是“听觉”。来到这个空间,最大的听觉感受是安静,安静能让人听到自己的心灵之音。 动中静,忙里闲,都是有趣的事。最有趣的是,门虽常关,不妨客来,地处闹区,不闻市声。闹中取静,这便是主人和设计师共同想要的意境。
这个空间最大的“味觉”来自茶。而主人喜欢的侘寂风更离不开茶。茶的别称就有“诧”,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树叶。 禅茶一味,清饮明目,懒道怡情。茶与禅的关系,源于修行。“无物滋禅味,来烹北苑茶”。从这个意思上来说,饮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饮食层面,成为一种精神活动。 作为精神层面的饮茶,除了茶、水、器外,更重要的是意境,这也是我们这个空间所要追求的。佳客幽坐,款谈参话,清心出尘,徜徉会意,道尽茶人风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植物配置是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表达方式。在考虑适生性、多样性的同时,更多考虑主人喜好与植物本身文化内涵的匹配。
柔和淡雅的色调与自然质朴的意象搭配,改变人的空间审美认知,产生敏锐的“嗅觉”体验,更多的是给人以心灵的自由。
复古的水磨石地面,极简的铁艺楼梯扶手,厚重的实木家具,暖心的门拉手设计,低调内敛的文化底蕴与直指人心的人文关怀,触手可及,是谓“触觉”。
择地而居,亲自然,远尘嚣,不避红尘但不困于世俗。择地之难,在于择境,择境之要,源于本心。
上海市
工作地点
联系方式
1380142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