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航拍图
设计遵循“在地主义”的理念。在乡村再建设项目中, 人、建筑、环境之间的交流与平衡尤其重要。如何保留及再现这种动态的平衡感也是设计过程中思考的重点。历经一年多,设计师企图在旧建筑修复和空间创新中寻求一种平衡,让建筑在现代感中和谐生长,求同存异,不落窠臼。
1.勿忘在莒 项目二期9栋建筑拔地而起。勿忘在莒,为保持当地川西民居的建筑韵味。综合场地现况,为减少基地大量开挖对周边土层环境的影响,故保留了原地形的高差,将四栋老建筑改造翻新,新建五栋单体建筑。其中四栋改造的建筑,把原始墙体及木结构进行了修复和结构加强。在宁静的基地与环境中重新构筑一栋庭院相间、内外相连的复合建筑群。
新建的5栋单体建筑,从“三间两头转”的川西民居结构中,剥离出独立的体块,院落。再以穿斗形式演化落地窗框形态,使建筑展开面最大程度的接受黄金日照时间。
纯粹 宁静 自然
2.山地·错落·韵律 原建筑场地高低错落,形成了自然且富有韵律的建筑天际线。设计最大化的保留了原场地的错落感。将建筑结构做具有上下高差的多层次动线设计;为丰富主景观视野,利用坡道,楼梯等,形成多条循环动线。
“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是童寓先生对园林的阐释,更是古人造园的一种“情趣”。动线与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了多层次、多角度及多维度的体验。
3.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大有,光照万物。” 建筑入口朝南,万物受光。当和煦的光线在空间中诗意地漫步,林深见鹿,海蓝见鲸,梦醒现光。 采用大尺度透明开放式立面,模糊了建筑、室内与环境的界限。用光线参与空间叙事,当时间推移,随着太阳方位的变化,光也随之移动。
如梦似幻,建筑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协同空间内外,将“山林、茶园、竹海”的景致毫无遮挡地纳进,令建筑视野蔚为壮观。
引入天光的卧室空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礼遇。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但凡用心,必然平淡中见惊奇。 基于建筑的可持续性与环保性,拉近人与空间的距离,让材质本身去呼吸。设计师耗费大量时间与供应商协作研发用砂石与当地特殊石子混合的方式制作新型椒墙涂料。耐腐耐潮,温润自然,融入于本土环境,共生共息。
6.朝云四集,日夕布散 抽离繁琐,以最朴素的设计语言赋予颓唐的躯体新生机。朝云四集,日夕布散,蛰伏于尘世间的灵魂,若能短暂的逃离,也是一种福分。
原始环境图A
原始环境图B
建筑平面图01
建筑平面图02
建筑平面图03
建筑模型图
建筑生成过程图
总平面动线分析
餐厅建筑爆炸分析图
客房建筑爆炸分析图01
客房建筑爆炸分析图02
客房建筑爆炸分析图03
前厅“曲水流觞”分析图
亲子房游戏区域爆炸分析图01
亲子房游戏区域爆炸分析图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