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划| 朱谦知
编辑|乐乐、文森
张清平老师1978年创立天坊室内计划,并带领公司已走过40年历程。
图为台湾天坊室内计划有限公司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68%的中小企业生命周期都不超过5年;而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只有2%的公司能存活40年。
而张清平老师1978年创立天坊室内计划,并带领公司已走过40年历程。
在设计公司中这样的情况更是绝无仅有,堪称宗师级人物了。
图为张清平1985年加入CSID台湾地区室内设计协会证书
图为张清平师1992年作为台湾地区室内设计装饰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的证书
图为张清平老师1993年加入亚太空间设计师协会证书
图为张清平老师受台湾政府邀请,担任星级酒店评审委员
1985年,张清平老师就成为了CSID台湾地区室内设计协会的设计师,怪不得张老师是不老的传奇。
1992年,张清平老师成为台湾地区室内设计装饰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由时任台湾内政部部长吴伯雄亲自颁发。曾任内政部长的吴伯雄为前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
1993年就加入了亚太地区最权威的室内设计专业组织--亚太空间设计师协会(APSDA),早就国际化了。
张清平老师还受台湾政府要求,担任星级酒店评审委员。据笔者了解,酒店的星级评定一般由政府聘请的相关专业人士,尤其是国外大师级人物和行业专家进行评审,据笔者调查,在大中华地区几乎没有聘请室内设计师作为评审的。
图为张清平老师部分所获奖项
图为张清平老师部分获奖经历
由于之前一直在专注的做作品,从2010年开始,张清平老师才开始参加设计竞赛。
据不完全统计,短短几年时间,张清平老师已获大奖60多座,也就是说平均每年他能获10多座大奖。
Andrew Martin安德鲁.马丁室内设计年度大奖,是国际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室内设计与陈设艺术奖项。
被美国《时代》、《星期日泰晤士报》等主流媒体推举为室内设计行业的“奥斯卡”。
图为张清平老师连续7次入选室内设计“奥斯卡”-「安德鲁.马丁室内设计年度大奖」华人50强、全球100大顶尖设计师,部分证书照片为示意图。
据笔者对安德鲁马丁大奖的研究和统计,自2010年起,张清平老师是大中华地区,乃至于全球唯一一个连续7次入选室内设计“奥斯卡”-「英国,安德鲁.马丁室内设计年度大奖」华人50强、全球100大顶尖设计师。
而总共入选次数13次,最多次入围安德鲁马丁大奖的梁志天先生,在2010年后也仅有4次。
设计界的三大指标奖项—德国红点设计大奖,7月4日于德国埃森市红点博物馆举行2016年最佳设计金奖(best of the best)颁奖典礼。
张清平老师荣获室内空间设计最高奖项——红点金奖(best of the best)。
图为张清平老师荣获红点金奖(best of the best),2016年7月4日于德国埃森市红点博物馆出席颁奖盛典。
德国红点奖(Red Dot Award)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竞赛之一。
评委们对参赛产品的创新水平、功能、人体功能学、生态影响以及耐用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后,最终选出获奖产品。
红点奖,分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佳作奖”、“红点奖”、“最佳设计best of the best”。
而张清平先生此次获得的红点正是最高级别的奖:“最佳设计best of the best”。
他也是台湾第一位获得德国「红点」最高级别Best Of The Best金奖的设计师。
张清平老师当选“设计名人堂Hall of Fame”
2015年,张清平老师当选“设计名人堂Hall of Fame”,美国设计界一年一度的盛会,旨在奖励当年设计界做出杰出贡献的设计师,是业内成就最高的荣誉。
图文本文作者朱谦知与大师张清平合影
图为张清平老师部分“心奢华-蒙太奇”风格作品
蒙太奇图例①
当今的很多蒙太奇的艺术手法更多引起的是关注,吸引的是眼球。拼接与剪辑也是生硬的,甚至于是野蛮的。缺少了人性当中的情感体验,以及文化的渊源与属性,在时空及情景的转换方面也很机械而不是有机的融合。
如图例①所示的广告招贴运用的就是蒙太奇的拼贴手法,视觉感官强烈,往往是西方无生命状态的机械式拼接,更多的强调这种拼接手法所带来的感官直接感受。
蒙太奇图例②
这是平面中蒙太奇的对比,图①更机械更生硬,图②充分体现了其有机的拼贴和组合,意涵也更加的自然。
经过对张清平老师的几次访谈以及作品的了解,笔者尝试对大师的“心奢华——蒙太奇”做出阐释,如有谬误,纯属笔者水平问题。
“心奢华”指的是奢华的意境,而不是物理层面的堆砌,更不是“野蛮”的奢侈。
“心奢华”是一种追求极致品质的态度;是一种追求极致细节的态度;一种极致用“心”的态度;“心奢华”的设计态度最终是:“好设计实现好生活”。
“蒙太奇”原意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
张清平老师的“蒙太奇”美学风格更注重理念和文化层面的意涵,他的拼贴和剪辑更注重当代东西方技术、东西方文化、东西方古今时空的有机融合。
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张清平的心奢华-蒙太奇美学风格吧!
图为张清平老师公司“天坊室内计划“实景图片
随着访客步伐的移动,空间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简单的装饰手法,不经意走到会议桌前,蒙太奇的景象豁然显现。
图为东方帝国多功能会馆
顶部油画般的天花是西方的,而格栅往往用于东方,墙面是看似规则,实则富有律动感的排列格栅,让它产生光影的变化。正面背景用现代高技法呈现出绚丽的效果。
大家觉得这是什么风格?它就是张清平老师独创的“心奢华——蒙太奇”美学风格。是没有风格的风格,没有标签的标签。不仅满足了实用功能,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感受到情感与美。
东方帝国多功能会馆室内一隅
东方帝国多功能会馆
成都朗基望今缘售楼处
假日田园,城市休闲主义
独秀接待中心
青川之上
大连国民院子
笔者以为张清平老师的“蒙太奇”实际上就是结合了高度身心体验以及文化体验的非常高明的“混搭”。
其“蒙太奇”手法的高明,在于对时、空、人变化关系准确把握的前提下进行有机的剪辑、组合。这种对时、空、人关系分寸的把握不仅需要技艺高超,对人性有充分的了解,还要对东西文化有深入的理解。这种手法不是随意可模仿的。
而作为台湾设计界活化石,创业40余年,有博大精深底蕴,并且还在不断学习进步才能独创“蒙太奇”这种包罗万象、变化万千、恰如其分的设计风格。因此说张清平的“蒙太奇”美学风格是一种“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设计哲学;是一种没有风格标签的风格;是一种无法模仿的风格;是一种难以超越的风格。
每一个城市,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姿态;每一栋建筑,也代表着城市的风情。
由于当下的市场现状并不成熟,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通常属于分离状态,由不同的设计师进行设计。
而真正好的设计师应该是从建筑到室内一体设计。
张清平老师这样既擅长室内,也擅长做建筑的设计师在华人设计界是不多见的。
虽该项目的占地面积为1850㎡,但张清平老师不只是创作出造型炫目的量体,而且还坚持融合东西方的传统气韵,从而衍生出具体的表现形制与建筑肌理。
将古代智慧现代化,融入空间的皮层;西方设计中国化,融入内部的布局的结构;中西合并国际化,带来新的感动与希望。
台湾东方帝国售楼处
将建筑延伸到室内,不只是创作出造型炫目的量体,而是将外在的形式融入内部佈局的结构,在空间的感觉上找到契合点,从而塑造出整体、统一的空间的感受。
成都是个休闲意味十分浓郁的城市,人们很知足的享受着生活。
而本案朗基望今缘售楼处与中国经典建筑望江楼相望,紧靠着充满人文特质以竹子闻名的府南河。
在设计中张清平老师以博物馆开放简洁且大度的形态,融合传统经典与现代科技,展现高风亮节的当代生活。呈现一个可以代表时代文化的经典,凝聚当代文化的精华,将当代西方的建筑高科技技术,注入经过淬炼后的东方美学风格之中。
建筑外观采取“光体建筑”设计,利用墙面的水平切割,让建物玻璃帷幕和室内灯光,营造出通透的纯洁感。
成都朗基望今缘售楼处
基于空间的属性,从室内的整体规划,到美学装置的陈设,大量的运用我们记忆中熟悉的东方思想与西方时尚元素,融入生活形态之中。
以独特的美学意识去拆解,为空间使用者,进行转化与延伸,赋予更不一样更丰富的新内涵。塑造当代都会美学与时尚结合的生活型态。
以精湛的空间布局,浓缩、汇聚了东西方贵族,对美、对设计文化的追求,呈现最高指标的精神向往。
白天用自然光,晚上用设定光源来渲染空间层次,为本案制造对应与反差的关系,家不只是居住,还负责安放心灵。借由自然生态的设计,找回生命本真的纯粹。
大明大放
空间并未使用高度反光的材质,彰显空间沉稳内敛的气质。
墙面上汉白玉般的温润的肌理本身就是一种不需要装饰的装饰了,既彰显品质,又极度简洁。这是什么风格?欧式?美式?还是中式?这就是张清平老师的心奢华-蒙太奇美学风格。
明与暗,内与外。静与动,开放与私密等对应关系中,创造出不同的轴线穿透,最后呈现光线溢满整个空间。
天坊室内计划有限公司约有七八十人,办公室有三层,有着设计公司的规模,但它却是不折不扣的“工作室”。
大公司小团队化是未来组织结构发展的趋势,正如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知名大公司,纷纷告别大象化身蜂群,都在内部同时孵化很多个创新项目,每个项目只有7-9个人,内部市场协调整合资源。
图为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知名公司的组织架构示意图
图为天坊室内计划组织架构示意
天坊室内计划正是采用合理的小型团队的形式,目前公司有9个独立的小组,每个组有6到12位设计师。
采用271团队成员管理模式,20%的核心,35%骨干,35%的成熟梯队,10%的新人。这样的人员控制摆脱了陈旧且迂腐的传统管理制度的拖沓,不仅使团队的凝聚力有所保障,并且能使沟通能够更加高效顺畅。
而各小组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能连成一环依附彼此,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保持创新和应变的能力。从而使小组织发挥大成效。
传统的公司适合纯商业型的企业,不适合创意型企业。对于设计公司而言,大开间看似利于交流、但也形成压力较大的竞争氛围,并且造成相互干扰,反而导致效率的下降。
图片来自网络,某大开间工作空间
天坊室内计划总共三层的办公空间,却是分割成了一间间豆腐块式、容纳10人左右的房间。看似把一层楼分成若干的小豆腐块。
而一间间的小空间更人性化,以任务为中心,可以减少很多跨部门协调的成本。同时造就更加高效、适度开放的团队。这样更能保证精益求精,毕竟设计是创意行业,而不是工厂。
图为天坊各设计团队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设置
图为天坊室内计划办公空间
张清平老师不仅是管理者,同时也是总设计师。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上千套主题不一、遍布各地的作品都是张清平老师亲手操刀设计。
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还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支撑这么多套作品的主题设计。
图为张清平老师部分作品名录
张清平老师白天要处理公司的各种事务性工作,诸如接待访客、洽谈、公司战略规划等等。
而作为公司总设计师,笔者了解到张清平老师每晚的睡眠时间仅为4小时。晚上一般12点开始,在床上放置小桌板,开始了设计工作,看图纸、改图纸、做提案。
所以张清平老师最好的办公椅竟然是他的床!我们看到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他在床上完成的。
年轻如他,至美如他,温暖如他,至善如他...
张清平是华人设计界的传奇人物,1978年开始从事设计,至今已近40年。
从头角峥嵘到大师风范,除了显耀盛誉以外,他身上散发着温润如玉的优雅气质,一种秉持原则、却又平易近人的谦和。
在他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光芒,而那种光芒来自一位内心充盈者对他人的满怀关爱。
很多人看到张清平老师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家庭也是幸福美满。很多人都会对此感到好奇,曾经演讲时有人问到什么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清平老师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是家庭”。
张清平老师有两个女儿,为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二十年前就已在台湾如日中天的他,并没有选择像很多台湾设计师一样进入大陆市场。
而中国现在流行的是“成功学”,而不是“幸福学”。大多数人看待别人的方式都是在事业上多高的高度、金钱上多高的积累。殊不知真正的成功无非是家人幸福安康,心态心平气和。大富大贵名利双收不仅靠个人努力和智慧,更多是靠大的趋势和机遇,张清平坚持“幸福”的原则才会得到一定的成功。
图为张清平生日之际女儿制作的手工贺卡(图为笔者翻箱倒柜”偷“拍,事后虽经过清平老师同意,但还是得打上马赛克)
90年代的中期是中国室内设计的元年,中国室内设计刚刚起步,而那时候的张清平老师已经在台湾如日中天。
而他却没有借此机会进入中国大陆,反而在家照顾家庭,陪伴家人,养育儿女。试想一下如果他当时就进入中国大陆,笔者敢说,他现在一定是中国最知名、最有成就的设计师。
天坊室内计划的团队中最长时间的已经跟张清平老师25年,而时间最短的也有12年。
图为天坊室内计划部分团队成员
跟随张清平老师已长达25年,天坊室内计划的执行长胡明杰先生,如今已然头发苍白。在他心目中唯有张清平老师是他的人生导师和人生偶像。
图为本文作者朱谦知与天坊室内计划执行长胡明杰先生的合影。
笔者与跟了张清平老师的弟子胡明杰先生交流,形容张清平老师为设计界的马英九时。胡明杰先生说马英九怎能跟张老师比,老师比马英九更帅,老师是严格慈爱,既坚持原则,又让人如沐春风,看来政治人物在胡先生心中的分量还不及老师张清平。
张清平老师一方面是管理者、设计师,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在台湾逢甲大学室内暨景观学系教授设计。
图为学生写给张清平老师的信
对于学校的学生,他既是个严格慈爱的老师,同时对于学生又充满父兄般的包容与关怀。
即便对于学生不成熟的想法,他也会耐心的给予指导与鼓励。除了专业的教育外,更加注重人文的教育。
提到隈研吾,他所创造的「负建筑」风格,在建筑界引起一股热烈讨论,这位设计风格散发禅意的建筑大师,以独树一格的「负建筑」理念享誉国际。
而张清平所倡导实现古代智能现代化,西方设计中国化,中西合并国际化的目标。将西方丰富的建筑经验、深厚的空间素养,与古典结合当代设计开创了不一样的“心奢华”─Montage(蒙太奇)美学风格。
图为张清平与隈研吾台湾的南园对话“弱建筑”与“心奢华”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而清平老师的所有作品都深入的探寻时间、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方法也是千变万化。
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环境、合适的人,创作出合适的作品,他认为这种合适恰当,才是真正的奢华。这种奢华是理念既“高”,又难能可“贵”,这是“高贵”。
张清平与隈研吾,一个是中国室内设计大师,一个是日本建筑大师。
两位同是融贯东西的设计文化传导者,都是对设计充满热情的设计师,而隈研吾所提倡的“弱建筑”精神与张清平所主张的减掉浮华的理念不谋而合。
消费市场的初级阶段还是以大众型感官消费和体验,逐步过度升级到理念消费和体验,社会正进入到品质消费与情感消费阶段。而要满足这样的升级就要精耕细作、精益求精。
看张清平老师的作品,不能只去看图片,而是从作品中看到他的精益求精。
在未来,很多设计作品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而团队协作的,真正的精益求精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也能满足品质化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且提升客户情感和文化消费需求,这样设计就需要有主题、有文化、有含义,不断增强人在空间中情感与文化体验。
在这方面,张清平老师很早就在做这件事了,独创了自己的心奢华-蒙太奇美学的设计文化体系,并成功的实现在无数的案例当中。让相当一部分顶级的客户有了一个品质和文化的体验。
而张清平老师是设计界的传奇,同时也是设计文化的大成者和传播者。张清平老师已经入行40年,早已远远走在了行业的前端,在未来,尤其大中华的地区借助中国的品质升级与情感升级的情况下,他一定能将心奢华的设计文化传播更远,影响更深。
管理学有一个性格测试,其中把人分为了老虎、变色龙、孔雀、猫头鹰和考拉。
而据专家说开国元勋周恩来总理就属于变色龙,实际上变色龙指的是人的性格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都能适应的一种能力。在合适的时间呈现合适的样貌,是一种顺应的大能量、大智慧。
我们认识的张清平大师亦是有这样的大智慧、大能量。没有与大师近距离的体验,是很难感受这种能量的。
图为本文作者朱谦知与大师张清平合影
深圳市
工作地点
联系方式
18620310090